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桐城 > 正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35年硕果累累 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获得者陈再高

来源:安庆日报 2019-07-04 10:38   https://www.yybnet.net/

面庞黝黑,憨态可掬,不修边幅,走路“颠簸”。这是陈再高给人的第一印象。陈再高,是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总农艺师,从事农业工作已经35年了。

35年来,他始终奋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潜心研究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水稻旱育稀植、两系杂交水稻示范推广等技术。在他和全市“农业人”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市粮食年产量比35年前增产70万吨以上。

因为贡献突出,2019年6月25日,陈再高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系安庆市唯一。

35年让粮食年产量增加70万吨

“此次荣誉的取得,是全市农业系统集体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代表大家去北京领了奖而已。另外,我已是老同志了,应将聚光灯更多投向年轻人。”接受采访时陈再高这样说。

陈再高,出生在桐城农村,在农村长大的他,对“三农”感情深厚。1983年高考时,他填报的所有学校都是农业院校。那时起,他已立志“务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陈再高一贯坚持的态度。“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将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推广给广大农民,才能推进全市农业更好发展。”他说。

参加工作后,为了做好农业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陈再高没少吃苦头。为了推广水稻软盘抛秧技术,他在怀宁县茶岭镇三元村建立示范片。那时恰逢干旱,种子因缺水迟迟不能出苗。一些农民对软盘抛秧有些失去信心,连到苗床浇水也不愿意……

看到这种情况,陈再高二话没说,挑起水桶,一担、二担……十担,二十担……肩膀磨破了,汗水浸着伤口,钻心地疼痛。他坚持着。农民们被他打动,纷纷行动起来。结果,示范片当年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比常规栽培苗增30多公斤。目前该项技术在早稻上应用已占40%,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年均增收1亿元以上。

35年来,陈再高每年都积极参与培训农技人员,都主持或参加培训技术人员八至十期,受益农民数千人次。2011年,他发起建立了安庆市种粮大户QQ平台,组织了栽培、植保、土肥等方面的专家,在线为种植大户解疑答惑。农民遇到问题,在网上发个消息、发张图片,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2016年起,他又建起了微信群,服务全市农业大户。

1985年左右,安庆市粮食产量是170万吨(包括枞阳县50万吨),2018年安庆市粮食产量是200万吨(不包括枞阳县)。保守推算,35年间,全市粮食产量增产70万吨以上。

“35年来,粮食产量增加70万吨,我个人的作用很小。更多的是,全市农业系统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共同付出,是全市农业科技不断推广、全市农民辛劳付出的结果。”陈再高说。

身在病床上心在田地间

农业工作,离不开田间地头。35年来,陈再高每年都坚持花4个月以上的时间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参与组织实施重大农业项目、开展农业调查研究。全市所有乡镇、所有行政村,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出差多,发生意外不可避免。30多年来,轻伤数不清,大伤有两次。”陈再高说。2008年11月,为了进行水稻新品种实验,陈再高在去往田间的途中摔倒了,左脚粉碎性骨折。虽然受伤了,但他还是坚持拄拐上班。

2015年5月,他遭遇车祸,右侧3根肋骨骨折,受伤住院45天。期间,由他承担的全国杂交水稻工程“超优一千号”示范片要移栽,为了确保栽插密度达到试验方案要求,他在同事的陪伴下,先后8次“开溜”,拄拐来到桐城市新渡示范片,指导农民按要求栽培。后来,该示范片经过省专家现场收割验收,平均亩产达到891公斤,创下安庆市水稻高产记录。而陈再高由于没有好好养伤,伤情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走路一拐一拐的,有些“颠簸”。

有一年,安庆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陈再高连续7天在奔波生产救灾一线,为农民生产自救出谋划策。同时编印了五千多份技术资料发放到重灾区的村组,为指导抗灾生产起到了较大作用。

……30多年如一日,陈再高身体力行、传播科技,利用各种机会和向农民介绍高效、节本、轻简栽培技术和高产、优质、高效品种。不光是给农民推广,35年来,他还撰写了近百万字的论文和科普文章刊登在各大报刊杂志上。

敬业奉献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让陈再高先后荣获安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先进工作者、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人民满意家人怨农业发展他心忧

对农民充满感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家人、尤其是父亲,陈再高却心怀内疚。在枞阳县石婆乡挂职任副乡长期间,患眼病的父亲让他抽空陪同去医院。但是,该乡新安村一位农户家的晚稻得了白枯叶病,如不及时防治,全乡两万多亩双季晚稻就可能毁于一旦。陈再高又是联系农药,又是组织防治,一干就是十多天。一场可怕的“瘟疫”被扑灭了,然而,父亲的眼睛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期几近失明。

“父亲比较理解我,叮嘱我以事业为重。母亲则常常批评我、责问我。”陈再高说,爱人对他也“一直不满”,责备他基本上没问过儿子学习上的事。

经常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反思,陈再高对全市农业发展有一些担忧。“一是当下全市农业系统缺少热爱农业、愿意干农业、有能力干农业的年轻人。二是农民缺少接班人,农村普遍老龄化,年轻农民不会务农、不愿务农的情况普遍。三是怎样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他说,这些问题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亟待解决。

记者 沈永亮

新闻推荐

桐城市双港镇潘赛村饮水安全大排查

桐城市双港镇潘赛村真抓实干求实效,全面开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突出问题大排查。该村“两委”于近期召开...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35年硕果累累 记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获得者陈再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