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里女子朱王芳,发来厚厚的《窗外》文稿,让我着实惊讶。朱王芳在岳西县安监局担任科室负责人,又在乡、村挂职,想要写出几篇文章,得有多大的毅力。拨冗细读,渐入佳境,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动。几年工夫,她居然写出这么多文字,不说文字背后月光般跃动的情思和淡淡伤感,单就她的散文几乎概括了山里各种花草树木,就让我惊讶。朱王芳写草写花,绝不拘泥在花草本体,而是超越自然草木的本色,更多地是在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达到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妙境。
纵观全部文稿,让我产生了不少的震撼,感到朱王芳受到张爱玲文字的影响较大,在追求美感的基础上,都有一丝特有的感伤。引我震撼的,一是朱王芳的语言,任何文学作品如何表达思想,载负道义,离不开语言,打开语言方能走进文学的本质。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需要从生命深处出发,散发像呼吸一样的自由、祥和的气息,活着,任何人都有思想活动,表达思想离不开语言和动作,人的内在生命性和外在感悟性,靠语言去表达,语言是生命底蕴的通道,也是交流感触的直接方式。有人说,心动而言发,言发而见性见智。朱王芳用她富含诗意的、蕴藏忧伤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各个微小片段,读起来总会让人伤悲叹笑,让人不由自主看到一位安静的、忧虑的女子,在一花一草面前,在当下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张着一双忧伤的眼睛,吟唱着自己的歌谣。而这一切都是由她形成自己语言特质的絮叨萦绕中完成的。文字优美,为她所有散文增色不少。二是朱王芳的散文形式。她没有拘泥在散文特有的格式中,而是在小格调中坐禅论道,有的在移步换景中,引发古今往来的回忆;有的开篇说景,引发其他议论;有的直接描述。或散或紧,时空变换,没有太过拘谨。三是朱王芳知识的储备量。朱王芳读了不少书,真正好的散文作家,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仅靠饱满的情绪,显然会落入俗套。朱王芳说今,绝不会忘记谈古,那些过往人事和诗词歌赋,随笔而至,不显造作生硬,难能可贵。四是朱王芳的描写对象的广泛,山里的花草树木、人世间所有感情几乎都有涉猎,没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热切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可能有如此众多的关注和描摹。
当然,就朱王芳整个散文架构而言,还不够开阔,也有思想意蕴开掘不够的瑕疵,好在她年轻,写出的作品有如被烟火熏陶过的腊物一般,具备了特有的品位。这本书或许只是她的起始,愿朱王芳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大作为,展示她不竭的精神矿藏,散发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新闻推荐
2013年7月2日,安徽省福彩中心 “百万爱心·情洒江淮”大型图书捐赠仪式在安庆市岳西县温泉辅导小学和石化热电小学进行,此项活动大大增加了两校的图书量,丰富了两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近一年...
岳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