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岳西县头陀镇西美村村民叶孟良得知一家现代农业公司要在村里租用山地,急匆匆赶往位于村部的便民服务大厅咨询。村支书李京龙正在值班,向他详细介绍政策后,初步谈妥了流转意向。在岳西县,类似的村级便民服务大厅正在全县推广,让村、社区干部走出“单间”办公室,集中到便民服务大厅办公,腾出的办公房则用于公益事业或租赁给相关企业。群众来村里办事,实现了名副其实的“零距离”。
西美村的便民服务大厅位于村部一楼,约70余平方,村支书、会计等6名村干部围成一圈,村民前来办事,集中在大厅解决。 6人集中办公,并非因为村里缺少办公用房。其实,西美村的村部是去年7月1日刚落成的两层新楼,共460平方。眼下,仅一楼五间房设置成一个便民服务大厅、一个儿童活动室和一个计生服务室,楼上4间房仍空着。这些办公室每间30多平方,宽阔明亮。
李京龙以前就在二楼最靠里的一间房办公,“守着大房间坐着老板椅,一开始很兴奋。 ”这种心情也容易理解,老村部只有三间平房,破旧不堪,开会还得借用学校的教室。直到去年,盼了多年的新村部才建成,6名村干都有了“单间”。但短暂的兴奋期过后,大伙儿都坐不住了。 “老百姓办事很麻烦,楼上楼下,一间一间办公室来回跑,怨言较大。另外,单间办公以后,村干之间也开始相互猜忌,有了隔阂。 ”
“村两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大家都谈到,坐了“单间”跟群众距离远了心里不踏实。这一现象也引起镇党委书记宋杏芳的思考:“如今,县镇都开始拆围墙、破庭院,作为直接联系群众的村级基层组织,更要避免办公场所机关化、衙门化。村干部的办公桌应该在哪? ”
通过多番讨论和考察,李京龙和村干们一致决定,设立一间大厅,村干部集中办公。去年9月1日,便民服务大厅正式建成,“单间”仅坐了两个月不到。“一个人坐单间总有点领导的感觉,但坐进大厅,每天看着办事的村民进进出出,情不自禁就增强了服务意识”,李京龙说。西美村的村民也惊喜地发现,自从有了这大厅,村干部的服务也更好更快了:在蚌埠打工的汪泽应曾在村里担任过计生专干,听说离任村干可享受补贴,把资料寄到村里,村干部郑卫松帮他代办了所有手续;松山组郭兴旺老人已70高龄,家里失火后,打来电话询问房屋保险事宜,村副书记徐基云立即联系保险公司现场勘查、理赔,自始至终,老人没跑过一步路……
“村干部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他们从干部变为服务员,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有助于促进村级工作阳光化和村干部廉洁奉公。 ”宋杏芳说,目前,全镇的5个村都取消了书记、主任单间办公,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空置的办公室用于村民服务或租赁出去,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如西美村腾出的办公室已经租给了企业办公,一年租金1.8万元。村里正在建设的一个活动大厅平时将用作远程教室供老百姓上课学习,如遇红白喜事,也可集中在此开席,为群众提供方便。
岳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储刚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已部署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清理工作成果拓展延伸到村,在全县182个村全面推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制度,实行集中轮流坐班。
本报记者 张玉芳 通讯员 梁月升
新闻推荐
每村300万元左右
岳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