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新闻 桐城新闻 怀宁新闻 潜山新闻 太湖新闻 宿松新闻 望江新闻 岳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岳西新闻 > 正文

“离经叛道”的“桃白”专家田里不种粮改种茭白猕猴桃岳西老村长成农民科学家

来源:安徽商报 2014-09-17 07:1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田里不种粮改种茭白猕猴桃岳西老村长成农民科学家

1983年 6月 18日,安徽省政府确定庐江、凤阳、天长等八个县成为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粮216.1公斤。彼时,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余畈村的村民们却愁得睁不开眼。包产到户的改革春风已经吹到了山区,即便如此,田里的粮却越种越少。“人均产粮勉强过百斤,还能种出个什么名堂?”时任余畈村村长的储琳开始在田里改种天麻、黄桃和板栗。一年下来,储琳捧着县里表彰的“万元户”奖状回了家。即便如此,他还是被视为离经叛道,村里长辈指着鼻子就骂:“破了规矩,你乱搞什么东西?”

从山里找出路

九月份的山区阴晴不定。山风吹过,余畈村整片茭白田里沙沙作响,人也有些发冷。老村长储琳搬了条长凳,坐在田边,手里拄着拐杖。四下的村民们都忙着在茭白田收割、装袋。

“以前这时候,山里一刮这样的风,都愁死人。 ”整个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600米。眼下,正是水稻等农作物灌浆的时候。 “高海拔,气温本来就低,再碰上风雨天,稻子都结不成粒。 ”储琳回忆,当年一到收割季,打下来的稻谷有三分之一都是空谷。由此,山里的村民给八九月份的风天起了个名字——“青风灾”。

储琳从1980年起任大队会计,自1985年至1990年任村委会主任。根据当时统计,余畈村人均水田面积仅0.5亩,收成好的年份,每亩水稻700斤左右。“碰上灾年,这个数字还要砍掉一半。自己种的粮食都不够吃,年年还要吃返销粮。 ”种粮没有希望,只能从山里找出路。

搬回野生植物

储琳出生于1945年,一岁丧父。母亲和继父抚养他长大。在当年的余畈村里,一直念书念到高中肄业的储琳算是个 “秀才”。 “个子不算高,衣服也破烂,但这个小伙子跟旁人不大一样,”他的老伴这样描述当年对储琳的印象。

在同村人眼里,储琳脑子里总有出格的想法。“冬闲时,他不是在家写写画画,就是在大山里转悠。 ”

1979年,储琳从山里带回来一样植物,让他发现改变村里命运的门路——天麻。 “那时候只知道是个药材,野生的,不知道田里可能种。 ”储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田里种植天麻。 “没想到很成功,长得很不错。 ”就此,储琳就变着法的把山里野生植物往自家田里搬。

黄桃、猕猴桃、板栗……很快,村民们发现储琳家的田里已经不种粮了,全是高高低低、藤蔓密布。一边种,储琳还一边找销售门路。 1983年,储琳把田里种好的黄桃树苗拿去卖,一棵5毛钱。他卖了8000棵。一夜之间,他成了“万元户”。

“村里、镇上、县里都发奖状,说是致富带头人,”储琳回忆,一开始村里人还是不认同,有人还上门骂他不务正业。直到1987年,岳西县里办起了罐头厂,储琳抓住机遇,申请种植指标,也让村里人对他刮目相看。

开辟猕猴桃园

此时,离经叛道的秀才已经当上余畈村的村长。 1987年,岳西县罐头厂选点进行基地建设,由厂方提供垦地、设施等预付款,储琳紧抓这个机遇,争取到100亩建园项目。当年冬天开辟猕猴桃园130亩,翌年春栽上苗子。 “猕猴桃我们山里人不陌生,野生的到处都是。 ”储琳在任村长期间,提出个发展思路:“高山远山松杉杂,矮山近山经果茶”。

储琳于1988年办 “双丰猕猴桃场”,以后每年递增百亩,至1991年发展到395亩,猕猴桃初果期年增产量1000公斤,总产14371公斤,产值7万余元。群众第一次从山场上获得收益,掀起了开垦建园高潮,并在园地坎边栽上坎边茶,增加茶园面积200多亩。村里人都看到发家致富的希望,可打击接踵而至。

给果树打“吊瓶”

愁归愁,路还得走。储琳和大儿子储青松四处给猕猴桃寻医。 “都说没有办法治。 ”急得没有办法,老储和儿子还干了件现在看来很傻的事情——给果树打吊瓶。说到这里,储琳和身旁的家人都笑出了声。 “人得病也打吊瓶,当时认为这树跟人一样,没准打吊瓶就好了。 ”现在的笑谈在储琳看来,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病急乱投医只能说明自己专业知识匮乏,”由此,老村长想到要办农民自己的科研所。

1992年10月,储琳应邀参加北京召开的全国猕猴桃品种鉴品会期间,他拜访了全国猕猴桃科技协作会栽培组组长张力田教授,张教授从技术角度阐述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方法,使他更加坚定了攻克溃疡病,发展猕猴桃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坚定他要成立“猕猴桃研究所”的念头。1994年4月,储琳领衔,组织黄国华等6户及镇林业站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成立 “岳西县猕猴桃研究所”,农民每股投入资金4000元作为科研经费和新品种引进资金。在一个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山区,农民自发地建立股份合作制民营科研机构。县里当时有人评价:这是了不起的创举。

一句话带来支柱产业

岳西县 “猕猴桃研究所”经过几年的研究,对果园进行土、肥、病虫害防治,优质高产试验,使丰产果园亩产可达2吨,证实长江中下游二高山区是发展猕猴桃最佳地区。引起国家农业部重视。储琳带着一帮土专家撰写论文20多篇。1998年11月和2000年12月,安徽省林业厅分别授予储琳“猕猴桃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一等奖”和“猕猴桃丰产优质栽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一等奖。”眼下,又到了猕猴桃丰收季。与当年相比,村民们担心的早就不是溃疡病,而是山里的野猪和松鼠。“果子结太多,把它们都吸引来了。 ”村民们笑谈。

猕猴桃搬回了山里种植,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可田里还是种不起粮食,储琳一直思考,有什么农作物既能适应低温,又能创较好产值?“茭白在温度高于30°C情况下就不孕茭,”2001年,一位农业专家告诉储琳。当即他就认为茭白适宜于在高山区栽植。便与水产研究所签订合同。当年组织11户试栽17.1亩,实际收获每亩达3000斤。总收入38742.4元。产值是种植水稻的3~5倍。余畈、白果村村民见到这样高效益,积极栽植。继而有些农户到姚河、石关、古坊、青天、中关等10多个乡镇租田栽植。储琳给栽植茭白农民讲授耕作、选苗、管理技术,有时还到外乡镇指导,从不收取一分钱服务费。至今,岳西县栽植茭白5万余亩,成为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岳西县支柱产业。主簿镇栽植茭白7800亩,人均茭白收入4000多元,成为国家 “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和“生态乡镇”。

汪乐园欧阳徐中文/摄

人物档案

姓名:储琳年龄:69岁居住地:岳西县余畈村

■记者手记

老人与山

老人桑迪亚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储琳老人的家里也有类似的座右铭。 “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 ”他把一幅字挂在厅堂上,赫然醒目。

艰苦的环境中求生存、挣生活。高山和海洋都能赋予人坚韧的性格。穷根扎到骨头里;创业被骂不务正业;猕猴桃遭遇毁园;罹患帕金森……储琳被生活中的各种境遇狠狠击倒在地,可他总能爬起来。即使是因为病症现在有些口齿不清,他怕别人听不清楚,就吸口气,歇一会,重新再说一遍。总是不愿认输。先天的地理环境让余畈村不能靠农民的老本行摆脱贫困。 “只能向山里要效益。 ”村后那一片山林之于储琳,就好像桑迪亚哥鱼叉上的旗鱼。没有经验,没有先例,他只能带着村民自己摸索。为何要如此坚持,老人一字一顿:“匹夫有责! ”

储琳

新闻推荐

安徽省最长公路隧道明堂山隧道贯通

本报讯 (赵秀娟 金海礁)1月13日,全长7.53公里的岳武高速明堂山隧道实现右洞贯通,该隧道左洞已于去年12月13日贯通。至此,安徽省最长公路隧道实现全幅贯通,同时也标志着岳武高速路基工程全部完成,该高速...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离经叛道”的“桃白”专家田里不种粮改种茭白猕猴桃岳西老村长成农民科学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