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吐翠农家笑,水畈春光好,欢声笑语采茶忙,绿水青山福地景多娇;楼房错落村容净,富饶人称道,天仙河上走一遭,气爽神清人在画中漂。”这是今年10月25日,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颁奖词。
水畈村的变化是革命老区岳西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该县已建设了各具特色的22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他们按照把全县建成一个5A大景区的思路,把县城、城镇、乡村三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着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山区特色美好乡村,如今美好乡村已成为该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昔日大山沟变身中国最美乡村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蓝天白云下,一条条宽阔的环村水泥路穿村而过,一片片茶园绿意浓浓,一户户农家小院整洁干净,一盏盏漂亮的太阳能路灯伴随着一株株绿树整齐地排列在村干道边,篮球场、各类健身器材、农家书屋活动室以及 “农民公园”等一应俱全,清澈、美丽的天仙河穿境而过,整个村庄呈现出“村在浓绿中,房在茶园中,人在画景中”的独特茶乡风光。
然而,三年前这里还是脏乱差的大山沟,道路坑洼泥泞,垃圾满地飞,农房瓦舍破旧不堪、畜圈厕所布局零乱。
2012年,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水畈村开始着手建设符合山区特色的秀美家园。
据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党总支书记王卫东介绍:该村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村庄环境整治,按照“五个坚持”——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坚持强化基础设施、坚持壮大产业支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典型。
该村通过项目补助、群众自筹等形式,先后投资110多万元,改造农民住房40户;硬化村民住房门前空闲场地2360㎡;拆除猪圈厕所17处;建造了垃圾池40个,购买了垃圾桶80只和垃圾清运车1辆,聘用保洁员3名,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修建下水管道2500米,实现了生活污水有序排放;栽插香樟、广玉兰、白玉兰、桂花等树种2120株,绿化了通村道路5.2公里,栽种花草5000株,绿化村民活动场所2000㎡。村民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两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安庆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村”、“安徽省首批生态宜居村庄”和“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看到身边的喜人变化,村里的两位老艺人还新编唱词,闲暇时用当地特有的岳西高腔来赞美自己的新生活。 “党的领导好,社会政策好,所以心情舒畅的时候,编了几句词来聊表心意”,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村民吴海清说。
全县作为一个5A大景区建设
水畈村的变化是革命老区岳西县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按照省市统一部署,2012年以来,岳西县以“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树典型、面向全国做示范”为目标定位,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具有岳西鲜明特色、符合山区特色模式的美好乡村。两年来,该县已经建设了22个各具特色的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示范村,2013年度美好乡村建设已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成绩位居省市前列,美好乡村已成为该县一张靓丽名片。
岳西县美好乡村办负责人王金桥介绍,岳西是安徽省唯一的纯山区县,也是个快速发展的旅游大县,根据这一县情,在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他们始终坚持五个“三位一体”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是坚持用城市的理念建设特色县城,景区的理念建设风情小镇,景点的理念打造美好村庄,按照把全县建成一个5A大景区的思路,把县城、城镇、乡村三者融合发展。二是坚持以省级美好乡村建设重点中心村为点示范带动,以境内318、105国道沿线建设为线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三是坚持把规划作为核心和龙头,严格按规划执行,突出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坚持无规划、规划相互脱节或示范镇村规划无评审“三不建设”。四是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前提、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乡风文明和谐为重点三项工作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努力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五是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社会参与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力量,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形成合力,建设美好乡村。
乔剑/文 储青/摄蓝天白云下的岳西县菖蒲镇水畈村
水畈村一瞥
新闻推荐
天悦湾温泉位于岳西县,已有千年历史,经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监测报告鉴定,含氡、镭、钠、钙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氡对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可镇静、止痛和起催眠作用。氡温泉对调节内分泌紊...
岳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