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6月22日电(记者 张建松)位于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地区,堪称华东地区“植物基因库”,但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植物资源家底。端午节期间,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安徽省合肥植物园等多位植物学家在大别山岳西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植物科学考察。
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金双介绍,大别山地区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典型地带,植物种类很多,拥有银楼梅、香果树、大别山五针松等许多东亚特有的珍稀物种。这里地势偏远,开发较晚,植被资源保护较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虽然在大别山地区进行过多次考察,但离完全摸清植物资源家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此次大规模考察中,马金双等植物学家计划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大约十多次的考察,将整个大别山区的植物种类、分布信息、保护现状等情况调查清楚,完成华东最后一个相对封闭的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同时也为当地的生态与环境保护部门提供植物资源基本资料,提高当地的保护与研究水平,以进行科学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前,植物学家已完成湖北英山、罗田的考察,6月份计划完成安徽省岳西县、霍山、金寨三县考察。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彭婷报道春节即将到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准备年货。1月17日起,岳西县电商产业园也适时推出了岳西首届微信年货节,并正式启用岳西县首个“山里...
岳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