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黄永礼 吴林红
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鲜明主题。岳西县设计有效载体,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带动群众投身美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搭建大舞台,发挥先锋作用
中关乡中关村原是个爆竹生产专业村,安全隐患大,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今年初,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围绕村子转型开展承诺。
“我承诺传授经验,提供服务,带动大家从事养猪。 ”党员王珺是个养猪专业户,他承诺后积极践诺,如今已带动20户村民放弃生产爆竹改养猪。在党员的带动下,村里从事爆竹生产的已越来越少。
开展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等服务。如今,岳西全县农村80%以上的无职党员领岗履责,发挥作用。
带头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和村党组织以抓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路子。和平乡太平村党支部书记江晨海,带领党员示范种植三桠等中药材,现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并在省外建立销售点13个,有力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平时一张网,战时一堵墙。”各乡镇、村普遍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面对防汛防火、扶危济困、综治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在前。目前,全县共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15个,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星级创评”“双培双带”“千百十分制”考评办法……岳西县推行的一个个行之有效的激励考核办法,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大舞台,激发了农村党员队伍活力。
打造服务网,激发干事活力
来榜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多,镇派出所首创“背包警务”服务模式,将工作装进背包,送到田间地头,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办事处”,深受群众欢迎。镇党委乘势而为,将“背包警务”延伸到“背包计生”“背包广电”“背包农业”等。
如今,诞生于来榜的“背包服务”已得到全面推广,全县24个乡镇均建立网格化“背包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全县2000多名 “背包”干部下乡为群众办实事3.2万件,为群众解决一大批生产、生活难题。
“背包服务”只是岳西县打造的便民为民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岳西加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推进11个方面、78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驻,村干部全部走出“单间”,实行集中办公、轮流值班制,破解群众办事难。去年,乡、村为民服务中心即时办理和全程办理服务事项3.2万件,为群众省去办事成本约50余万元。群众高兴地说:“推开一扇门,能办所有事。 ”
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紧贴群众需求实际,去年,各乡镇还支持大学生村官带头建立村级淘宝服务站90个,村民不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合意商品,而且坐在家里就能把自家的土特产销售出去。
壮大“钱袋子”,多办为民好事
白帽镇土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小群,从黄山挂职归来,借鉴经验,在本村大规模种植玫瑰花等药材,去年实现集体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
服务群众,不仅需要热心,更缺不了本领和水平。岳西县持续组织村干部到名村挂职,开展学历教育、集中轮训等,帮助党员干部开阔眼界、提高本领,当好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村级组织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瓶颈。 2013年,岳西县设立3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因村制宜,激励村干部带头领办集体经济实体,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规范发展。
黄尾镇黄尾村党总支书记汪正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率先创办黄尾爱家环卫服务公司。刚开始,没有铺底资金,村干部每人垫资10万元。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村集体净增收26万元,村集体挣了钱后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有效改善了民生,得到群众赞扬。据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182个村中,有102个集体年经营性收益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27个,带动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至8000元。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储建军回乡创业,带领群众开发荒山种植薄壳山核桃,实现脱贫致富。岳西县中关乡斗水村村民储岳峰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着……多年在杭州、深圳打工的储岳峰,一直想回乡创业,...
岳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