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崔泽惠 范智星级记者 张玉芳
“他们太负责了,我们哪敢有丝毫大意! ”汛期将至,岳西县白帽镇土桥村河沟整治工程也加紧了进度,对于工程质量,施工单位更是绷紧弦,因为村里的几名党员质量安全监督员,时时盯着工程进展,牢牢把住工程质量安全防线。
村支部副书记孟刚能理解施工单位的紧张。 “我们共有5个人组成了监督小组,村文书孟庆庭任组长,老党员李松和、徐声顶、村委委员李春奇和我共4名组员,任务就是负责监督施工质量。 5个人天天在工地上转,比施工人员上下班还积极。 ”孟刚说。
去年10月17日至20日,省委书记王学军在白帽镇土桥村驻村蹲点,问及老百姓有什么需求时,村民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条河的治理问题。土桥河总长2公里多,但是防洪基础薄弱,去年6月17日洪灾中险被冲毁,村民都说,要打造“山水相融、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土桥”,河流治理首当其冲。带着村民的殷殷期盼,今年春节后,土桥河河流整治工程便开始动工,加固防洪堤、建筑拦河坝,施工现场紧张而又忙碌。
如何最大程度保证工程质量也成了摆在县水利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县水利质监站原来只有2个人,要负责全县所有涉水工程质量监管,显然跑不过来,有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岳西县水利局总工程师王琪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在土桥河河流整治之初,该局尝试成立一支红色质量安全监督员队伍,监督员主要由工程所在地的老党员、党代表及受益群众等组成,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和巡查方式,重点监督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隐蔽工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建筑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现场安全警示和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等。监督员们“上岗”之前,县水利局还邀请专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职”。
“监督员虽然都是义务上岗,但承载着全村老百姓的信任,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孟刚说,他们每天都要对工程的每一步进展进行记录,小问题能处理的当场和施工单位沟通处理,不能处理的则及时上报县水利局解决。
“能明显感到,土桥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变更,能比其他工程获得更快更详细的报告。 ”王琪说,这一改变正是得益于这些监督员,“他们是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做这个事情最积极,等于给工程质量又加装了一把‘安全锁\’。 ”
受“土桥模式”鼓舞,目前,岳西县水利局已将水利红色质量安全监督员队伍建设上升到制度化层面,在全县推广,为监督员们发放证书,明确了监督职责。响肠镇还将这一方式引入到全镇所有重点工程,全镇建立了一支重点工程质量安全红色监督员队伍,8名红色质量安全监督员被授权上岗。
新闻推荐
山洪频发需治“根”,山区基层干群呼吁——小流域综合治理要“加把劲”
■ 本报记者程茂枝 陈爱武“我们镇自1995年以来,先后经历了七八次山洪袭击,每次街道都要被淹,居民和商户们颇有怨言。 ”日前,记者在东至县洋湖镇采访时,该镇镇长徐洪河无奈地说。而在金寨县吴家...
岳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岳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