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谢彩文 袁琳)据统计部门初步统计,今年1-9月全区水产品产量183.5万吨,同比增长4.1%;肉类总产272.7万吨,同比增长5.1%;渔业产值154.7亿元,同比增长4.2%;畜牧业产值579.1亿元,同比增长5.9%。
在今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遭遇严重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背景下,我区水产畜牧业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开展养殖“短平快”大行动助农增收取得阶段性成果。
大幅度增加养殖总量,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因地制宜调整养殖结构,切实做好产品展销促销,是养殖“短平快”大行动的关键动作。近几个月来,我区各级水产畜牧兽医部门以“兴渔牧,送服务,促增收,保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秋冬季水产畜牧业生产和全年农民增收目标,层层组织工作队,深入基层和农业农村一线,采取各种形式,认真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技术服务、就业创业、防病减灾、推介促销、政策落实等工作。
梧州市总结推广蒙山县“工业靠织布(茧丝)、农业靠养兔”的经验,出台鼓励规模养殖促进水产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共筹集1660万元扶持奖励资金,对规模标准化养殖实行重点倾斜扶持,促进水产畜牧业的跨越发展。
家禽和生猪养殖密度很大的玉林市,抓住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良种引进和保护等重点工作,从提高总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抓好防疫降低畜禽死亡率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全市水产畜牧业助农增收6.16亿元。
南宁、柳州、桂林、来宾、贵港等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钦州、崇左、防城港、百色、桂林等市狠抓特色养殖,打时间差,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以小见大,特色优势项目发展较快。
玉林、来宾、柳州、南宁、北海等地,以农村生态文明工程为重点,引进生物发酵等生物技术,积极探索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不仅养殖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而且逐步实现了水产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化,高效、立体、有机、绿色、休闲农业方兴未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黎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舸争流,慢进即退!11月12日至18日,带着全区5000多万各族人民的感激之情,带着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带着深化友谊携手共赢的良好愿望,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