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消费呈爆发式增长的时代,人们免不了与物流公司打交道。但目前物流公司良莠不齐,服务中也常出漏洞。如暴力分拣、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不签字就无法验货等。这不,网友“见到你”就摊上了这么一个事儿,其通过某物流从南宁将一批用泡沫箱装好的冻品发往百色,在领货的时候却发现箱子和货物都被压坏了,咨询该物流公司时,不仅得不到赔偿,还被骂“活该”(详见本报12月3日6版)……此事放谁身上想必都咽不下那口气。物流乱象为何屡禁不止?整个行业应该如何规范?亲爱的读者们,请谈谈。
物流业的管理需要不断完善 □冯学望(靖西)
近年来,物流业以其方便快捷吸引了众多客户,得以在竞争强烈的投递行业中站稳脚跟。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物流业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与物流业接触,也享受到其便捷、周到的服务。但有一次遭遇,我不得不对物流业心存疑虑、提心吊胆。几年前的春节前夕,我在四川工作的小舅给我寄了一箱当地特产。收到时一整箱并没有开封,我就放心签收了。接到后我给小舅通电话,才发现少了4串香肠,少说也有6斤。原来,在途中已经被人从纸箱角挖进去,取出香肠后用透明胶封严,收货时我根本不注意,所以没发现。这样的事情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了,跟谁论理?如何取证?明明吃亏了,想讨个说法又不是那么容易。虽然有次不愉快的经历后,我还是不免跟物流业打交道,只是很担心,成功后对快递又心存感激。
物流业是要存在与发展的,但需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行业要加强自律管理
□赵永红(靖西)
由于我国物流业兴起较晚,大多处于模仿国外的探索阶段,加之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经营理念指导。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不少,而且乱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这类小型物流公司为了生存,为了拓展新的业务,他们需要一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另一方面,当前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反馈信息不好,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二是诚信缺失,已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质疑。面对互不相识的买卖双方,能蒙就蒙。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物流应加强行业自律,从市场开发、占有、保持和建立联盟等方面,都应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在内部运营的软硬件环境如车辆配备、库房装设、线路维护、商业信誉、服务的承诺与兑现、人员培训、现场处理能力等各方面建设上,要给人以放心、安心和舒心的服务感受;努力裁撤管理冗余,缩短物流周转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对运输和仓储的预警、防控和突发事故等的处理。
物流业应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林光贵(右江区)
在当今人们工作、生活快节奏的年代,物流业异军突起,为消费者网络消费提供快捷便利起到积极作用,越来越受消费青睐。
然而,由于物流是新兴行业,良莠难分,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如损坏消费者货物的,被调包的,被盗窃的,被搞丢等乱象,在报端、电视屡见不鲜,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在商业投诉中,对物流业的投诉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欠健全,加上有关部门缺乏严格监管所至。为了减少这个行业出现的乱象,我认为首先建立健全物流工作规章制度,制定包装,分拣、投递等各个环节工作人员责任制,那个环节出问题,由那个人员负责。要根据商品不同性质,贴上“防摔”、“ 防压”、“ 防水”、“ 防晒” 、“防火” 等标记。再是,物流工作人员要求忠诚老实,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強,严守职业道德,并经一定专业知识培训。还有,消费者要认真了解物流公司资质,法人代表,以及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件。贵重物品最好和物流合同签约,商品交托各项手续要完善,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分清责任。此外,有关部门应对物流公司加强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应停业整改,不合格的取消经营资格,严重违纪,触及法律的交由司法部门处理,这样才能使物流业走上规范化。
物流行业应在“严、精、管”三个方面下功夫
□戴天敏(靖西)
作为物流行业,如何尽快摆脱乱象,成功赢得顾客的欢迎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严格的一体化内控体系。在管控方面,快递物流企业需要在取件、分拣、运输、配送整个环节重新梳理,进行流程再造,并顺应业务的完整流程来设置岗位、配置人员、布局设备工具等,依靠流程的内在牵制尽量减少快递人员的违规或违法操作。二是打造精细化的高质量服务。快递物流企业要认识到,快递物流不仅仅是递送包裹,而是送达服务。对此物流快递公司应转变服务理念,围绕取件、分拣、运输、配送的快递业务流程建立全流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同时对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改进,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精细化的服务内容。三是建立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招聘服务中,应转变招聘理念,避免“饥不择食”,在招聘过程中始终坚持统一的招聘标准;并在进一步扩大招聘渠道的基础上,不断摸索适合于一线员工的招聘方法。在培训方面,要增加培训投入、建立物流企业自身的培训体系,打造一支物流快递业快速、高效、优质的“正规军”。在激励员工方面,要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开展评选年度“优秀物流快递员”等措施,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相辅相成。
各方形成合力,改革经营模式
□凌其友(平果)
治理物流行业乱象,规范整个物流行业,一要各方形成合力。加大监管、处罚力度,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不能只靠邮政部门一家监管,需要工商、消协、公安、行业协会等各方形成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健全物流行业投诉反馈平台,严厉处罚违法违规企业。监管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根据消费者投诉和企业违规记录建立“黑名单”并对外公开,形成常态化的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二要改革经营模式。物流行业应将加盟模式改为直营模式,避免企业陷入“利润越低、服务越差、客户越少”的恶性循环。行业管理部门应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在转向直营模式过程中,企业不要盲目扩张,一切从自身实力出发,精耕细作,加强互相之间的合作,摆脱低价竞争模式,保证服务质量和利润水平。
下期话题
朋友借车,你借还是不借?
本地网友“吃鱼的虾米”近日发帖称,自己借了朋友的车去办事,办完事后却发现停在楼下的车被撞坏了(详见本报12月13日8版)。虽然网友们对此贴的看法不一,我们也不管发帖的网友是怎么弄坏车的,借朋友的车弄坏了,回去肯定不好交代的。生活中,不少有车者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儿,亲戚朋友来借车,自己不好意思拒绝,却又担心车借出后出现“意外”情况。而实际上,由借车引发的“故事”并不鲜见:一些车主的爱车借出后被拍了电子眼要自己缴罚款,车子被撞了、刮擦了要不要朋友赔偿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让人堵心却无法言说。那么,车子到底要不要外借,如何借车才能达到借车者和出借者的“皆大欢喜”?大家都来探讨下吧。
新闻推荐
前不久,笔者写了一篇题为《泮水有个躺着编竹的残疾人》的新闻报道,右江区某单位的工作人员黄文东看到后打电话给笔者,说他读了这篇报道后感觉很心酸,并表示...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