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元(右)和老伴
黎国元,1922年出生,田东县人,1937年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
1940年,黎国元在军医院卫生船舶组当看护兵,当时的军医院在田东那逸村,专门接收此前白崇禧指挥中国军队在南宁昆仑关血战日寇的伤员。“我的工作是护理伤员,包扎换药,清理伤口,喂伤员吃药喝粥。当时伤员源源不断,药物奇缺,物资匮乏,看到伤员们痛苦的样子,我也很难受。”
1940年8月,黎国元到桂军第31军第1补充团任上士文书,后升任该军政工队少尉队员,期间,黎国元随部队到南宁凌铁村一带驻扎,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日。在宣传战线上历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与众多宣传员一道,发动数十万青年入伍抗击侵略者。
1944年,日本侵略者发动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大战,当年秋,桂林、柳州、南宁相继失陷,部队退往云南、贵州方向。黎国元于当年12月随部队迁往云南文山,并奉命驻守文山,当时他在国民革命军第52军195师585团政治指导室当中尉助理干事,依旧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1945年8月,形势逆转,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黎国元随军去邻国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他们杀了那么多中国人,又抢了越南老百姓很多粮食,饿死了很多越南百姓”。黎国元说。在越南,黎国元任涂山军民合作站指导员,与越南军民一道进行为期几个月的接受日军投降工作。
新闻推荐
“九个农夫”的“飞猪”梦 □本报记者 吴东萍 通讯员 莫海燕 文/图
兰玉恒正在展示“九个农夫”的产品包装。 提起农民,人们总会想到“老实巴交”、“任劳任怨”、“面...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