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辛辛苦苦种下的玉米种子出苗后长得参差不齐,濉溪县韩村镇大李村村民肖娟怀疑起了种子的质量问题。但是当地种子站做了农作物田间质量鉴定后却不敢轻易支持肖娟的观点,原因就是肖娟当初买的玉米种子没有留样。近日,遭遇维权难的肖娟给记者打来电话。
肖娟家今年种了80亩玉米,当初以50元每袋的价格买了60袋玉米种。可是最近,她发现,玉米的出苗率十分不理想,很多种田“老把式”看过苗情后都怀疑是种子质量有问题。 “80亩地的出苗情况都很差,我怀疑种子是陈种子。”肖娟告诉记者,自己往年种植玉米根本没有今年这样的情况发生,“肯定是种子问题”。
于是,肖娟找到了种子生产厂家——江苏明天种业的相关负责人。经过协调之后,对方仅愿意补偿每亩30元的人工费。 “他们说不是种子问题,但是也承认出苗率不高,只愿意赔偿点人工费。 ”据了解,肖娟家今年80亩玉米种下后每亩大概花了30多元的人工费,对于江苏明天种业的这一解决方案,她接受不了。
说人家种子有问题得有证据,于是,肖娟找到了濉溪县农委种子管理站的技术人员。7月24日,种子站的人员现场做了田间质量鉴定。无奈肖娟并没有保留所播种子的样品,技术人员无法为她做种子质量鉴定。
近日,田间质量鉴定的结果出来了。 “鉴定结果说是水涝导致出苗率不高,并没有提到种子质量是否有问题。 ”肖娟对于权威的鉴定结论抱有怀疑态度,但她又不能提供样种,想要维权,显然十分难。
其实,像肖娟一样,安徽省很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留样,最终导致维权难。去年10月,怀远县龙亢镇几户农民怀疑家中水稻种子有问题导致减产,无奈找遍了家中也难以找到有效的稻种样品。记者了解到,保留种子外包装和发票在农民中间最为普遍。有农民认为,“我有了包装袋,万一收成有问题,肯定能找到厂家。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涡阳县农委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农民种植时的田间管理往往更容易影响苗情,有样种才好认定是不是种子问题。 ”
据了解,国家工商总局曾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种子留样备查公告制度,防止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农资市场。但是记者采访部分农资经营户时了解到,由于种子品种批次繁多,实际操作难度很大。
为此,有种子管理站人士提醒,要想真正解决执法取证难、农民维权难等现实问题,农民家中最好留些样种。定远县藕塘镇农资经营户赵家胜认为,“农民自己留样肯定对以后维权有好处,不然万一有什么纰漏都说不清。 ”
关于如何保存种子留样,记者咨询了省城一家有机农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刘先生,他告诉记者,种子保存要根据不同种类区分对待,“但是基本的要求都是要通风,干燥,远离虫鼠,同时应标明种子批次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
本报记者 陆杨
新闻推荐
歙县黄山贡菊陆续开园本报讯 歙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山贡菊的原产地。近年来,通过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种质优化等安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黄山贡菊生产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种植规模不...
怀远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