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蚌埠市怀远县马城镇白衣村的路鹏飞,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1993年大专毕业后,路鹏飞开始在怀远县城从事电器销售,每年的收入7万多元。然而在2004年他却回到老家承包土地种起了小麦和糯稻,从电器经销商摇身变为种粮大户。
才过去的2012年对于路鹏飞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由于小麦在生长末期遭遇严重的赤霉病,六成小麦因品质降低遭遇销售困境,只得以0.86元/斤的价格出售,4700亩小麦亏损了上百万元。但在糯稻种植上,他却迎来了转机。不仅糯稻单产达到1300斤,比2011年高出了110斤/亩,糯稻总产量突破500万斤。 “刚收上来的湿稻都卖到了1.65元/斤,比上一季糯稻价格高出了0.25元/斤。 ”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每亩糯稻毛收入500元,也比2011年提高了将近200元/亩。
2012年秋季,路鹏飞在原先承包4700亩地的基础上,又以每亩86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了1100亩地,进一步扩大了种植规模,以期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压力和风险也随之提高。 “我年资金需求量在700万元以上,现在除了自有资金外,每年还要从银行贷款250多万元。 ”他给记者介绍到,现在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不仅需要提供房产证、国元保险单、林权证等进行抵押,每月还要支付2.5万元利息。即使这样,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仍捉襟见肘,时不时要从他人处短期拆借数十万元的资金。
随着灾害天气的增多,从农业生产上所获得的收入并不稳定,而路鹏飞支付给农户的土地租赁费也从每年分两次兑现改为年初一次性兑现,经营风险陡增。“小麦亩产低于700斤,销售价格低于1.2元/斤;糯稻单产低于1100斤,销售价格低于1.5元/斤,我可能就会亏本。 ”他对记者说。
2013年,路鹏飞准备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库房,并上马一套烘干设备。他盘算着,小麦和糯稻烘干后再卖,每亩可以分别提高收益30—40元和80—90元。同时,他还和苏州某饲料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对方在当地收购玉米,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收入。
本报记者 喻寒松
新闻推荐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是记者在怀远县荆芡乡张圩村见到的一幕。相对如此脏乱差的村貌,更让村民难以忍受和尴尬的是,建村至今十年来,很少有像样的厕所,千余名村民不能正常如厕。3月11日,记者实地...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