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疾女孩尽其所能帮助别人,获选“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当她病倒时,众多爱心人士纷纷伸手相助——
■ 本报记者 丰静
9月15日,在蚌埠市大庆三路附近的出租房内,残疾女孩蔡婷婷望着阴沉沉的天,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能下地走路了。感谢那么多的好心人,是他们让我实现了再次行走、恢复健康的愿望。 ”
10次手术 感谢社会援手
1987年,蔡婷婷出生在蚌埠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不到1岁,她的父亲便撒手人寰。婷婷上幼儿园时,不幸患上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994年,7岁的小婷婷接受第一次手术,在髋关节放入钢钉钢板;1995年拍片检查时,医生发现婷婷体内钢钉断裂。此后婷婷虽然经过3次手术,但股骨头被确诊为无菌性坏死。 2008年,婷婷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3次高位截骨手术,最终保住了右腿,但由于右腿比左腿短了2厘米,从此落下了三级残疾。
14年间,蔡婷婷经历了整整10次较大手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但爱笑的她仍然保持了乐观的心态。 “是家人、朋友、同学以及许许多多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好心人,帮助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
蔡婷婷告诉记者,为了给她攒钱治病,大舅曾多年和母亲一起在上海打工,一份工不够就打两份。大舅还说:“治不好婷婷,就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子。”她记得,1996年上小学时,她还不能正常行走,每天外公推着自行车送她上学。到了教室楼下,是同学们用稚嫩的小手和柔弱的肩膀把她抬上楼,日复一日持续了整整1年。 2007年,蔡婷婷手术失败后回蚌埠调养,一位三轮车师傅每天定时出现在她家门口,几个月风雨无阻接送她换药理疗。大学城周边一位姓王的医生主动打电话来要求为婷婷免费换药。 2008年,爱心车队王师傅全程陪伴婷婷参加了2天的高考。也是大伙帮忙,蔡婷婷才凑齐了2008年那3次手术费用……点点滴滴,蔡婷婷全部记在了心里。
“每当受病痛折磨时,想起他们,我心里都会温暖许多。 ”蔡婷婷表示。
努力回报 默默走上公益路
“我也要像帮助我的人一样给别人带去温暖。 ”这些年来,蔡婷婷总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社会。
上初二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婷婷得知一个学姐不幸患了白血病,想着“陪着学姐聊聊天,她的心情肯定会变好一些”,便来到医院找到这位学姐,陪伴照料她。学姐最终还是离世,但女孩的妈妈流着泪对蔡婷婷说:“谢谢你陪了她最后一程。 ”
蔡婷婷初次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那种欣慰。从此,她打开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2008年,蔡婷婷通过广播了解到一位叫娜娜的白血病患者急需O型血小板,她立刻召集身边的朋友去为娜娜献血。她当时因为伤口化脓不能献血,每天拄着双拐去陪伴照料娜娜,还在大学城周边与朋友一起为娜娜募捐了4000多元钱。娜娜去世后的几年里,为了宽慰娜娜的父母,逢年过节婷婷都要赶到娜娜的家乡凤阳,以解二老的思女之情。
2008年手术后,婷婷丢掉了双拐,一边打工一边做公益事业。虽然经济条件有限,行动也不方便,但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跟几个朋友一起去蚌埠市社会福利院陪伴孩子们,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为孩子们买零食和生活必需品,陪他们做游戏,抱抱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前年,福利院走出第一个残疾大学生吴冬,蔡婷婷和志愿者们替吴冬高兴的同时为吴冬募捐,为他购买了上学期间用的轮椅。
去年,蔡婷婷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关于怀远县留守儿童的报道。那一张张可人的笑脸和他们的境遇让婷婷再次按捺不住,想着去帮帮他们。于是她和几位志愿者赶到怀远矛塘,发现当地学校由于地处偏远,教学硬件设备有限,留守孩子们无法正常接受英语教育。于是婷婷和志愿者们筹集善款4640元,加上安徽财大捐赠的10台电脑以及各界好心人捐赠的物品,在2014年新年到来前送到了孩子们的面前。
随着参与公益活动的增多,婷婷在网络上认识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并开始与社会公益团体合作。今年上半年,她加入了蚌埠稳恒者公益协会,以便今后有组织地参与更多公益活动。
婷婷心中充满了欢欣,忘记了病痛,然而厄运再次来袭……
病情复发 引发更多关爱
今年3月,蔡婷婷的伤口开始起水泡、破裂、腐烂,腰椎倾斜疼痛加重,医生建议再次对全髋进行换骨。然而,面对高昂的手术费,蔡婷婷没了办法。
婷婷和妈妈靠政府提供的低保和廉租房补贴以及自己打零工维持生活。就在她病情复发时,姥姥也生病住院了,婷婷的妈妈还要去医院照顾姥姥。没有兄弟姐妹的婷婷再次感到了无助和孤单。这时,曾与婷婷一起做公益的志愿者们行动起来,在网上发帖呼吁,将婷婷的故事传播开去。
蚌埠市的媒体也纷纷对蔡婷婷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人们被婷婷的坚强所感动,亲切地称她为“公益女孩”。与此同时,汩汩暖流也不断涌来。报道刊发后短短3天,汇入蔡婷婷银行账户的捐款就达到了近36000元。
蔡婷婷所在的稳恒者公益协会向蚌山区行政执法局申请周末举行义卖活动。该局不仅批准了公益协会的义卖活动,还为蔡婷婷进行了募捐。为筹集善款,稳恒者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冒雨义卖了4个周末。 5月30日,蚌埠市成立慈善总会,蔡婷婷成为第一批捐助对象。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终于为蔡婷婷筹得了8万元手术费。
6月5日,蔡婷婷在南京再次进行了髋关节手术,10多位网友护送她到南京并轮流照顾。手术后,蔡婷婷疼痛难忍,网友们就分工合作:一人看着点滴,一人负责倒尿盆,不断安慰蔡婷婷。看着他们像亲人般地忙前忙后,婷婷流下了热泪。出院时,几位志愿者从蚌埠开车来接她。伤口拆线时,蚌埠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主动上门……
今年7月,蔡婷婷获选“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沐浴在爱的暖流中,躺在床上的蔡婷婷看起来那么阳光和开朗。如今,她已经能够借助拐杖下地走路了。 “等到身体全部康复,我要继续做公益事业,尽可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蔡婷婷笑着对记者说。
编后
为感恩、报答社会,蔡婷婷尽自己微薄之力,努力帮助他人。当她病倒时,人们又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站立起来。重新站起来的她对于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关爱相互生发,形成爱的接力、爱的磁场。从蔡婷婷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乐于助人、奉献社会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充满爱的滋润和幸福的经历。这种爱让人温暖,给人希望,会感动更多的人将志愿服务的精神传递下去。题图:9月15日,两名志愿者帮助蔡婷婷锻炼。 特约摄影 陈昂
新闻推荐
本月起,消费者有权对餐饮企业设置的最低消费说“不”——餐饮新行规打破“潜规则”
■ 本报记者 鲍亮亮国家商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从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最大焦点是禁止餐饮行业设置最低消费。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对此拍手称快,但也...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