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安徽省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电子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上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自本期起,本报开辟“聚焦电子商务进农村”专栏,报道各地发展电商的新举措、新经验,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王逸群
在渔船上铺设电商代购点、以超市为载体加载电商功能……9月9日,记者在怀远县采访,当地依托本土企业优势,探索出了各式各样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特色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小渔船成了江上代购点
“这个鞋子好,方便干活还不贵! ”9日下午2点30分,茨淮新河上桥水利枢纽的一条小船上,常坟镇村民唐换枝和同伴正在电脑前挑选货品。 “运砂船每次等候过闸时,我都会到这里上网买东西。 ”她笑着说,作为常年生活在水上的船民,抽时间去县城购物是一件奢侈的事,“现在不仅购物方便,还能帮我们消磨时间。 ”
记者了解到,这艘小小的渔船是淮商集团今年5月份新铺设的互联网代购店。 “建设水上站点,主要考虑到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集团总经理洪锋介绍,该闸道日通行船只400多条,为解决船民生活上的不便,公司决定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从当地招聘拥有渔船的村民作为管理员,建设便民代购站。
“船民既可以来我这里挑选产品现场付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下单邮寄过来。 ”负责人石锐锐告诉记者,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购物,快递都会将包裹送到船上,再由他集中配送到各条船上,“他们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我的工资则根据产品提成按月由企业结算。 ”他说,仅一月时间,自己代购的数量就已经增加到了每天100多单。
“超市+电商”引爆购物新体验
从茨淮新河闸东驱车向西行驶20分钟,记者来到了河溜镇罗新庄村村部。只见村部旁的超市门口来往村民络绎不绝,收银台后方还有几位村民在电子大屏幕前挑选网上货品。“去年3月份布点时,我们就把超市和电子商务站点建在一起。 ”洪峰向记者解释说,之所以选择二者结合,是为了让村民同时享受线上线下无盲区的购物体验。
“这里想买啥都有。 ”正在购物的村民罗大姐说,该村是新建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建成之初到周边的大型超市购物要走好几公里。自从超市开业后,不仅购买日用品方便了,还能在店里上网挑选自己心仪的东西。
“我们都是超市统一招聘来的本地村民。 ”收银员罗凤凤向记者“自报家门”。她说,自己负责超市的收银工作,另一位村民负责网上代购的工作,工资采用“基本工资+业务提成”的模式发放。截至目前,该站点每天“线上线下”的总销售额能达到8000多元,“大伙儿认可我们,我们也干劲十足! ”她笑着说。
电商进村还需多点发力
据了解,淮商集团依托之前承担的万村千乡项目和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已经在全县铺设了130多个村级站点。 “撇开本土企业的优势不谈,电商想要真正在农村扎根,必须选好点、创特色、找对人”,洪锋说。
目前,电商进村的第一步就是选点布点。 “最好选在中心村,或者人流密集居住的地点,如果能紧挨村部就最好了。 ”洪锋说,地点确定后还要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进行网店建设,“例如有的村大学生村官对互联网代购很积极,我们就在网店旁加设了村官创业基地;有的村想推广特色旅游,我们就增设了农家乐体验服务。 ”
众所周知,互联网人才对农村来说也是稀缺资源。 “我们尽量选择农村高中毕业以上学历、对互联网购物精通的本地人员。 ”洪锋表示,只有依托这些富有热情的乡土精英,才能让农村电商发挥真正的作用。
新闻推荐
爷爷奶奶必须照顾孙子女?专家:父母有抚养监护能力时祖父母无义务
专家:父母有抚养监护能力时祖父母无义务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