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春怡/文
刘 晨/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离退休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蚌埠市已达到14万人之众。随着社会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向着多样化、高要求的方向发展。对老年人的关爱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自2003年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以来,蚌埠市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入手,各级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六有”工作要求,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依托“复兴梦 晚霞情”社区离退休人员文体活动特色品牌,为离退休人员提供贴心服务,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舞动夕阳红 炫出精气神
11月6日下午,蚌埠大剧院座无虚席,热闹非凡。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旅游局)、蚌埠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复兴梦 晚霞情”社区离退休人员广场文化健身舞比赛在这里展开角逐。13支队伍共计400余名选手现场欢快起舞,讴歌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伴随着欢快动感的音乐,来自蚌山区天桥街道喻义巷社区的选手以一曲热情激昂的《红舞水兵舞》拉开了比赛序幕。开场舞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随后登场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红梅赞》等节目或柔美婉约,或激情澎湃,各具特色。舞台上,身着绚丽舞服的选手们迈着潇洒的舞步纵情舞动,一张张笑靥宛若幸福的音符流淌。舞台下,观众被选手的热情所感染,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大家都特别激动,铆足了精神要好好比赛!”在舞台入口处,准备登台的龙子湖区曹山街道舞蹈演员徐广英一面默记着舞步,一面帮其他队员整理衣服。每个人精气神十足,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打气。“队员都是退休职工,年纪虽然不小了,但只要说到演出,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徐广英说着,脸上洋溢着笑容。
比赛在经开区淮河社区中心健身舞《天路》恢弘大气的乐曲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最终,《凳灯乐》、《欢天喜地淮河情》等9支队伍获优秀表演奖,另有4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突出全民参与 打造文化品牌
探索打造系列退管服务品牌,让离退休人员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自2013年以来,市人社局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已连续四年承办五届社区离退休人员大型广场文体活动,包括三届歌咏比赛和两届广场舞比赛,吸引了全市社区退休人员约5万人参与,仅决赛演出人员就达3.3万人。
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宋启龙表示,本次比赛打破了以往的赛制规则,取消了奖项等次的设置,突出活动的参与度和广泛性,“全民参与、全民同乐、重在参与”成为本届办赛宗旨。
除了打造具有特色的系列退管服务品牌,市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针对多层次、多样化的退管服务需求,以“复兴梦 晚霞情”为主题开展社区离退休人员大型广场文体活外,在全市范围内先后组织大型“社保情”文艺调演、“退休人员趣味运动会”、“退休人员象棋大赛”、“健康保健咨询活动”以及退休人员书画展、扑克牌比赛、摄影展等多项大型服务活动,参加的退休人员多达11万余人次以上。
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
社区离退休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提升退休人员幸福指数,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思考题。市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以建设幸福社区为退管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工作重点,探索创新退管服务工作新模式,努力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能力及水平。
精神上关怀,生活中关心。2005年起,市养老保险管理中心每年都会对纳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及遗属组织健康体检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体检工作已列入退管服务常态化工作。
2014年起,蚌埠市采用人脸识别认证系统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居住在本市的人员可携带二代身份证选择就近的乡镇、社区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等各采集点进行认证,对于行动不便或长期居住外地的人员可以在家或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网上自助认证。
优化服务无止境。去年,市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再次创新工作思路,在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了手机认证的方式。让广大老年人足不出户,轻松可以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
新闻推荐
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了拟推荐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候选名单,蚌埠公交集团成功入选。近年来,公交集团立足企业实际,坚持抓服务,树典型,创品牌,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取得...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