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雕题纹面思先民 兽耳缠枝映青花

来源:市场星报 2017-11-20 10:23   https://www.yybnet.net/

蚌埠,古为采珠名城,素有“淮上明珠”之称。龙子湖畔的蚌埠市博物馆馆藏丰厚,珍贵文物近1500件,其中尤以“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和“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二者为最。前者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雕题纹面”最早实物例证,后者则为国内目前保存的少数几件元青花瓷器珍品大罐之一,由于承载的文化厚重、世所罕见,二者被齐誉为“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张治/文张倩莹/图

A

双墩先民 远古留美

七千多年前,摩挲大地光雨交融,历史暗角下的淮水更是激流不驯。居住在今蚌埠双墩地区的远古先民善制陶塑,并且已有雕题(把纹饰刻在额头上)纹面(把图案和花纹黥刺在脸上)的习俗。

时河轻拨,流光分荡。走出七千多年前的陶土,这件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安静守候着淮河的日出和日落。从双墩遗址到蚌埠市博物馆,从发掘废坑到堂皇展馆,它始终闪亮,不与众同。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高6.3厘米,宽6.5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其整体经手工捏制后烧成,表面荧光闪闪,夹云母碎末,头像眉弓突出,双目圆睁,目视前方,鼻子扁平微翘,小嘴张开,右耳有一穿孔,展现出一个美丽少女的形象。五官比例恰当,凹凸对比适度,体现了七千多年前淮河流域先民们古朴的审美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该头像于左右脸颊上各有5个戳刺点连成一线的斜纹,是为纹面。额头上刻划有2个同心圆纹,此类雕题象征着远古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它不仅是我国新石器时期最珍贵的原始艺术品之一,更是全国同时期出土的陶塑人物像中最高水平的体现,它的发现对淮河流域的文化流动和传承关系有重大意义。”为考古奉献一生的蚌埠市博物馆原馆长徐大立激动地说道。

B

墓贼打眼 青花幸存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自宋元至明清,青与白,一直是瓷器永恒的美。

采蓝终日,青白汇融,密瓷细笔,青花所出。作为泛大众化的美学追求,元代青花瓷器横空出世,美誉世界,其中尤以——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为珍品。

“1973年,这件元青花瓷罐出土于蚌埠市东郊曹山南坡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汤和墓中。”徐大立感情深挚地介绍说,“汤和是明朝时的信国公,汤和下葬没多久墓室就被盗,不过万幸的是,当时的盗墓贼只对金银珠宝感兴趣,对这件青花瓷则‘打了眼\’,只是将它随意踢翻在墓室门后,所以它才能幸免于难,经考古发掘出土。”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瓷盖罐通高47.5厘米,口径15.6厘米,小口且口沿平整,唇部呈方形,束颈,溜肩,腹部上鼓下收,圈足宽矮,足径略大于口径,形制敦实厚重。配有帽形盖,盖顶堆塑一宝珠钮。主体纹饰为器物腹部所绘缠枝牡丹纹,正侧穿插横向排列,立体感极强。其为苏麻离青色料,白瓷胎,通体施透明釉,色白微青,釉面洁净,光润透亮,工艺精细富丽。

“它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的最高艺术水准。又因为它出土于汤和墓,具有明确的历史纪年,其文物与历史价值更为珍贵。毫不夸张地说,它绝对是元代青花瓷中的‘将军罐\’。”说起这件镇馆之宝,徐大立分外自豪。▋据《安徽画报》

新闻推荐

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拍卖公告

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定于2017年12月4日9时至2017年12月5日9时(延时除外)在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第二次),现公告如下:一、拍卖标的物:蚌埠市交通路220号交通花园3...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雕题纹面思先民 兽耳缠枝映青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