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越蔷
手机下单,外卖很快送达。因省时快捷,若再用上优惠券,价格比门店还便宜一半,网络点餐如今被越来越多人使用。然而,这些在外卖平台上看着光鲜亮丽的餐馆,真的让人吃得放心吗?近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大学城附近第三方外卖平台商家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多家外卖商家厨房环境脏乱不堪,卫生状况堪忧,甚至有些是无证经营。
经营外卖的餐厅后堂环境脏乱差
11月20日,淮河晨刊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位于龙湖春天商业街11栋15号的“南京回味鸭血粉丝”店,看到该店的卫生间和后厨紧邻在一起,洗菜池就设在厕所内。厕所内摆放着刚清洗好的蔬菜,一旁就是蹲厕。7栋23号的“一品香黄焖鸡米饭”店的后堂也是紧挨着厕所。
在“南京回味鸭血粉丝”店旁边的“酸菜鱼米饭”店内,老板和店员正在忙碌着。走进后厨,满地的油渍,脏乱不堪,灶具上落满了一层厚厚的黑灰,炒菜的锅已脏得看不清底色,放置蔬菜的冰柜也是污渍斑斑。一个大盆里堆满了还未清洗的碗,屋内苍蝇乱飞,气味难闻。无独有偶,不远处的“家常菜”店也同样存在后堂环境脏乱差的情况。
无证餐厅经营的外卖你敢吃吗?
同是在龙湖春天商业街内,记者走进一家名为“通缉饭”的店铺。这家店铺店面很小,在门口显眼位置张贴有“饿了么”外卖的宣传单页。走进狭小的店堂,记者看到店内摆放着许多外卖打包盒。墙面上悬挂的证件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原来该店只取得了小餐饮的备案,并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具备在网上提供就餐服务的资质。
走进该店后堂内,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速成品原料堆满了整个冰箱。现场只需对速成品原料进行简单加工,一份盖浇饭即可迅速成型。从搜集出的大量外卖订单票据来看,销量十分可观,送餐的对象大部分都是附近高校的学生。“每天至少都能卖出三四十份,生意好的时候,能卖近百份。”听见老板说到这里,记者不禁为大学生们的健康感到忧虑。
网络订餐专项检查进行时
其实,自上周起,市食药监局已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检查。检查对象主要是蚌埠地区网络订餐平台及线下的餐饮服务单位。重点检查入网经营的餐厅名称,地址的真实性、一致性;《餐饮服务许可证》持有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情况;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原材料的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情况;加工场所内外环境及卫生条件等,重点范围为网络订餐量大、商户较多的大学城附近、万达广场周边的餐饮单位。
“目前各类第三方外卖平台上,商家无证经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市食药监局食品消费监管科科长戚仁江介绍:“在餐饮单位加工现场,还有环境脏乱差、设施设备不到位、后堂物品存放凌乱以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不齐等违法违规现象。”针对突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食药监部门一律责令其限期整改。
此外,新食安法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应该对入网销售的食品进行实名登记和资质审查。那在没有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前提下,这些店铺又是怎么通过审核的?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约谈第三方外卖平台的负责人,进行进一步调查。
网上外卖不是想卖就能卖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网上餐饮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
“食品安全,关系民生,贴近每个人的生活,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更透明、更放心,这还需要市民们的监督和举报。”市食药监局提醒广大市民,若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可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
采访中,一些市民还建议,加大处罚力度,以落实平台的主体责任,确保法规落地。同时还应在这一领域引入信用联动执法机制,对商家、平台、送餐员都应引入信用评价体系,达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效果。
新闻推荐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扶贫办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