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城市美,腰包鼓 老年生活甜滋滋 本报记者 靳瑾

来源:淮河晨刊 2017-11-29 10:41   https://www.yybnet.net/

11月26日下午两点,暖洋洋的太阳当空照,瓦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懒散的白云,正是初冬节气里最舒适的时光。73岁的马大爷午休起床,拎上保温杯,带齐了二胡、小马扎,乐呵呵出门往津浦大塘去。“公园可漂亮了,好多老年人聚在一起吹拉弹唱,有意思!”出门前,马大爷潇洒地朝老伴一挥手:“晚上别烧饭啦,我带点馄饨回来咱们下着吃。”

马大爷幸福的晚年生活,靠的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持续提高。

公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来到津浦大塘,老伙计们早已拉开了架势,就等着马大爷的二胡加入。“这就来啦!”话不多说,马大爷支开马扎坐稳当了,朝着“舞台”中央的刘阿姨一点头,《红灯记》就开唱了。漫步修葺一新的津浦大塘,触目可及,不少都是和马大爷一样的银发一族。交谊舞、小合唱、写水笔字,热热闹闹,自得其乐。

一曲终了,马大爷派头十足地站起身来朝大家一鞠躬。喝了一口水,马大爷把二胡交给别人,和记者聊起了家常:“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这么大一块地方当公园。免费开放不说,政府还年年投钱美化建设,咱能不乐呵吗?”说起津浦大塘,马大爷那可是有相当深的感情。他不仅能记得将近60岁的公园开园第一天的场景,而且能记得公园名字的变化和几次改造。去年的提档升级改造,马大爷尤其赞赏:“既保留原先的经典,又焕然一新,更上档次了。外地亲戚朋友来蚌埠,我都领他们到这里找找过去的回忆。”

不止是津浦大塘。如今漫步在蚌埠街头,精致游园随处可见。今年6月,涂山路游园建成开放后,家住旁边小区的刘伶俐几乎每天都带孙子来散步。“过去这里是个苗圃,沿街拉起的栅栏边上有不少乱扔的垃圾。”刘伶俐告诉记者,游园没建起来时,她只能带孙子在小区里转悠。时间长了,小孙子难免腻歪,叫着要去公园玩。“但是淮河文化广场远了点,我年龄大了,一人带着孩子去不了。那时候就想,家门口要是有个小游园就好了。”看着孙子在木栈桥上跑来跑去,刘伶俐笑着说,“你看,这不是想睡觉了来枕头吗?孙子有头玩,我们老头老太太也有地方去了。”

兴和路游园、宏业游园……仅去年一年,蚌埠市就新建了20个游园,而且全部是开放式绿地游园。与此同时,一年内新增园林绿化面积344.9万平方米,约等于50个津浦大塘。都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越来越美的城市,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

腰包越来越鼓,越来越实在

“新马泰去过了,这次跑个远的,咱们去俄罗斯咋样?”进入11月,王巧珍就开始跟丈夫商量起旅游的事来。自诩“走南闯北”的王巧珍,对旅游市场的行情摸得很熟悉:“11月淡季价格便宜,人也不多,咱们就报夕阳红的团,行程还不赶,可好呢?”

自从2003年从厂里退休,王巧珍就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近两年来,她迷上了旅游。“第一次旅游是2012年,去苏州,跟几个老邻居一块报的旅行团。”王巧珍清楚地记得,团费是300多块钱。本来还有点心疼,可流连在杏花烟雨的江南园林中,自己觉得,这才是想要的晚年生活。于是,从那开始,王巧珍隔三差五就会出去转一转。为了拍照好看,她还特地买了各种颜色的围巾,搭配着来。打开手机相册,天南海北都有王巧珍幸福的笑容。到了2014年,老伴也退休了,两人更是经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日子滋润极了。

而支撑王巧珍幸福生活的,则是逐年见鼓的腰包。“刚退休我一个月300多块钱,没错,就是300多元。在当时属于吃饭钱,根本不会考虑旅游这些事。”怕记者不相信,王巧珍拿出了家里的记账本。“退休第二年就涨到了400多块,2008年超过1000块的线,去年突破2000块。现在我拿2195块钱一个月。加上老伴的2000多元,一个月将近5000元,平常吃喝根本用不了。”合上记账本,王巧珍显得很知足。她告诉记者,唯一的儿子已经成家立业,不再需要他们支援。老两口除了日常花销,每月能余下两千来块钱。“房子有,医保有,退休金到月就来,还有啥愁头?要没个兴趣爱好,钱还真花不完了。”王巧珍笑呵呵地说,现在的生活,可不就是过去日盼夜盼的好日子吗?

和王巧珍一样,今年7月25日,全市15.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都拿到了新增养老金,共计1.5亿元。算下来,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的钱袋子每个月平均增加139.93元,人均增幅6.6%,明显高出国家规定5.5%的平均水平。采访中记者获悉,蚌埠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历经十三次上调,目前人均在2259元左右。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待遇调整,每次增长的幅度都加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在退休金的保障下,开始了幸福潇洒的夕阳红。

日子越过越有劲,越过越有奔头

城市美了,腰包鼓了,往前的日子怎么看怎么美。于是,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不一样的晚年生活。

4年前,家住经开区的吴伟光办了退休手续。闲下来的吴伟光一度沉迷麻将,每天吃完午饭一抹嘴就走,不到天黑不回家。老伴埋怨,儿女不满,吴伟光却觉得:不用工作,也没啥其他兴趣爱好,不打麻将又能干嘛呢?

直到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招募志愿者,吴伟光才发现了另一种晚年生活的可能。于是,他二话不说报了名,而且乐在其中:社区公益服务,他发挥特长帮助邻居修理电器;中元节劝阻不文明祭祀,他身先士卒领队巡逻;交通文明岗,他几乎一次不落。“咱们发挥余热,也当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昨天下午,刚从社区忙活回来的吴伟光容光焕发:“有个事情忙着,也有精神了,身体也硬朗了,别人都说我越活越年轻。”

和吴伟光一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投身公益事业。有一分光,发一分热。有在社区教授健身气功操的,有免费辅导小朋友功课的,还有为社区美化环境的。无论力量大小,无论事情大小,都是拳拳赤子之心。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老年人用自己的行动书写最美夕阳红。

■编后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说得太对了!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老人们的那股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也是城市精气神的一种,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新生活的快乐。我们年轻人,也因为老人们的快乐而快乐,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呀!

新闻推荐

市中医医院: 引进一流医疗资源造福珠城百姓 打造中医医联体惠及基层患者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深化医改措施,不断与国内知名医院开展合作,引进国内一流医疗资源,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技术水平,给珠城人民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与此同时,蚌埠市中医...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美,腰包鼓 老年生活甜滋滋 本报记者 靳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