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苗成韬 文/图
11月14日,禹会区行政执法局三中队副中队长吴志超的微信里突然出现了蚌埠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消息。“非常激动。”吴志超连忙打电话向同事们求证,电话那头的同事们尚不清楚消息真伪时,一名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大婶听到了吴志超电话中的询问,停了下来,告诉他:“蚌埠创城成功了。”
吴志超意识到消息属实,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和兴奋。“一场考了三年的试,付出了多少汗水,终于盼来了好成绩!”
三年创城以来,城管队员们每天起早贪黑,维护市容秩序。尤其是近半年,吴志超和他的队员们每月的累计休息时间不会超过2天。“朝阳路和兴中路路口,占道经营很严重。我们每天早上都要在上班点以前,将这些占道经营的商贩给清走,以保证道路畅通。”吴志超说。如今,曾经堵得水泄不通、出名难治理、易反复的兴中路西段已经成为了一条整治样板路。
清走占道经营的商贩,吴志超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他们要按照计划对辖区内各个小区进行整治、对马路上的小广告进行清理、对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环境进行维护、对门头店招进行统一。“除了每天的工作安排,还要不间断地对辖区内进行巡查,处理网格员随时发现的问题。”吴志超告诉记者。
创城成功后,经历了朋友圈刷爆好消息的兴奋,以及通过努力得到收获的喜悦后,工作依然要继续。吴志超的任务也依然繁重,相比于之前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创城成功了,重要的是保持下去。以前的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化。”吴志超依然每天在早上6点半之前,就要把兴中路西段的早市清理完毕,然后要一直忙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回家休息。
在采访时,吴志超的工作电话和上次记者见到他一样,仍然响个不停。吴志超和多名城管队员患上了重感冒,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虽然工作繁重,吴志超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也感受到了创城中的变化。“以前清理、规劝经营户有秩序经营非常困难,经过几年的创城,基本上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有秩序经营了,偶有占道经营等行为,我们规劝一下,他们都会立即整改。”
如今,蚌埠城管工作正在向服务型转变。吴志超和他的队员们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着。“城市管理其实是为市民服务、为商户服务。创城以来,经营户与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让我们以后的服务型工作也更好开展。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有序的经营秩序,让市民的幸福感得以提升。”吴志超说,“创城成功了,但是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胜华)11月24日下午,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的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经开区金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蚌埠市巩固文明创建成效。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有...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