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蚌埠历史上的雪灾 □郭茂翔/文 时昭旭/图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1-10 13:29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网上广为流传的警察在雪地上吃盒饭的“暖心”照片。(资料图片)大雪的第二天早晨,记者七点半到龙子湖的时候,这位工作人员已经为游人扫出了长长的一段路。

“晨起天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早起来,拉帘眺望,一场久违的大雪如约而至。面对好一幅银装素裹的美丽雪景,笔者按捺不住踏雪赏景的心情,两次背起相机步入白雪皑皑的龙子湖公园。我将一张张美艳的龙子湖雪景照片发到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和转发。上海的战友羡慕地说,蚌埠有漂亮的雪景,上海没有劲,看不到美丽的雪。

今年的雪可下得不小,是近些年少有的,积雪已至小腿肚子高,很多绿化树遭到破坏,已经形成雪灾。雪后的寒冷,更是令年轻人畏惧。网上有的天气预报说,近几天最低温度将达零下15℃。这样的低温,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却没有大惊小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零下十几摄氏度经常出现,笔者上小学和中学时,多次从冰封的池塘和河面上走过,打冰砖是青少年常玩的游戏,茅草屋檐下两尺多长的凌锥被孩子们敲掉许多。

那么,纵观蚌埠过去的岁月,历史上蚌埠哪年的雪下得最大,气温最低是哪一年呢?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蚌埠的气候常识。

蚌埠的气候特点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每年的1-3月,蚌埠上空北方冷高压势力逐渐衰退,南方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不断增强,气温回升迅速,雨水趋多。因冷暖气流交互频繁,阴晴不定,气温多变,常有寒潮、晚霜冻、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气温变化和月气温变化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年平均气温15.1℃,高于淮北和皖西山区。气温年内变化,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C;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1℃。气温年比较差27.1℃。自1951年8月建立气象台至今,测得极端最高气温为41.3℃,出现在1959年8月21日;测得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9.4℃,出现在1969年2月5日。

1955年那场雪

据有关史料记载,1955年1月前后,降雪不断,连续降雪24天,积雪达28天,淮河冰封停航共32天,雪后气温低至零下19℃多。蚌埠遭遇严重的雪灾,造成农业和副业很大损失,部分灾民生活困难,缺草少衣非常严重。在市档案馆我们找到一份《蚌埠市雪后灾情与措施的综合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关于雪后灾情有这样表述:由于寒潮侵袭,从上月二十五日起,连续降雪八天不停,深达二三尺,是近年来所未有的。今年元月三日初晴,冷到零下二十度左右,河水结冰二三尺,以致水上交通停顿,基建全部停工,小贩不能出门,室外副业无法进行,渔民无鱼可捕,渡船亦无人货可载……贫民缺粮、缺草、缺少棉衣,救济户逐日增加,灾情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出:

(一)多数副业停顿,断炊户逐日直线上升。市区和水上救济户由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每天救济一百二十户到今年元月的六百三十二户,增加达六倍以上。郊区的徐岗乡需救济的占38%,西门渡占20%。

(二)贫民普遍缺乏烧草,郊区河北六乡去年大都被淹无收,缺草户占全区60%。市区因大雪阻隔,柴草断绝,形成许多断烧户烧门窗、烧凳子和床,烧船板和船桅,还有烧鞋底等严重现象。

(三)部分灾民的麻棚破庵,透风漏雪,少衣无被,有的房屋被雪压倒。

(四)淮河有木船二百二十六只冻在岸滩,二十六只漏水,八只撞坏,二只下沉,无人员伤亡。有的船冻在中途进退不得,船民断炊等救济。住在河北岸的船民一万人,因河封冻无法运输而缺吃少烧。

市政府采取四项紧急救济措施,一是安排人员调查摸底,二是召开救灾动员会议,三是联系铁路和粮食部门,由铁路运输粮食到淮河北岸,救济受灾船民,四是坚持进行副业生产的组织和领导,继续生产工作。全市救济工作的积极开展,使受灾贫困户得到救助。

据《安徽日报》报道,1955年雪后,蚌埠铁路分局组织200多人连夜清扫火车站台和广场,蚌埠市动员2500辆平板车运送救灾物资。

今年80岁的江继光老人,当年就住在淮河铁路桥附近。回忆起1955年那场大雪,他印象很深。他说:“(1954年)那年夏天发大水,冬天(阳历1955年)又遇大雪冰冻,一年两遭灾,生活很艰难。大雪后,冰锥有擀面杖那么粗,淮河冰封,河面上有人拉架车,有人跑马车,有人在溜冰。1953年蚌埠建自来水厂,1954年开始供水,我们青年街北段和华昌街多数没装自来水。我去淮河挑水,怎么也砸不开冰,只好到水厂买水。”

今年76岁的窦振洲先生说:“那年我住在五河面粉机厂的小平房,第二天门开不了。雪下得太大了,草屋檐下的凌锥有一人高,冷的让人受不了,多少年没有那么冷了。”

雪天见真情

今年的雪下得不小,但人们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水电供应基本正常,道路基本贯通,菜场正常营业,超市商品和副食品不缺。这与过去大不一样的景象来之不易。市政府加强领导,紧急布置应对;各单位组织人员上路铲雪。交通、城管、交警部门人员和环卫工人最辛苦,他们连夜上路清除路上积雪,在桥梁陡坡处抛撒溶雪剂,保证了市区多数路段的公交通行。一张警务人员在雪地上吃盒饭的照片,在微信上被很多人转发和点赞。在雪天,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为小区铲出一条条出行的小道;公园里,管理人员及时开辟出长长的弯曲的小路,为赏雪的人们提供了方便;为了准时开出早晨第一班公交车,一位公交驾驶员4点起床,踏雪步行近两个小时,赶到义乌商贸城附近的公交场站;园林工人锯下被雪压断的树枝;供电抢修队的队员冒雪抢修被树枝压断的电线;雪夜中,救助站的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分头寻找街面和路边的流浪者,为这些特殊群体撑开遮挡风雪侵袭的大伞,等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高大的身影,让路人看在眼里,让百姓温暖在心。这真是:

珠城文明靠大家,好人好事谁不夸。今非昔比看雪后,众手浇开幸福花。

新闻推荐

政协第十四届蚌埠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名单 (2018年1月8日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通过)

主席:杨森副主席:杨金城陶仪声(女)鲍子雨刘自力(女)洪斌孟祥光冯燕娴(女)秘书长:孟祥光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于琛(女)马剑马成喜王佳王诚王承方王婉茹(女)韦银(女)乌兰其其格(女,蒙古族)甘治平史寅...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蚌埠历史上的雪灾 □郭茂翔/文 时昭旭/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