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市民陆鹭和闺蜜去百大名品中心逛街时,顺便进了商场里的书店逛了一圈。“去逛街买衣服,正好遇到了书店,当然要冲进去,满足一下心中对知识的向往,毕竟纯逛街买衣服太单调了。外在需要包装,内在的气质也要培养。”以上的话虽有几分玩笑意味,但陆鹭说,其实如今真实的消费模式就是如此。
陆鹭是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平时工作很忙,在周末或空闲时间逛街时,她会尽量一次性解决家中所有消费需求。比如在给自己买衣服的同时,顺道去超市给家里买点菜和日用品。有时候老公带着孩子去体验游乐项目时,她抽空去看场电影,寻找到了各自的欢乐后,一家人在餐饮层一起吃顿饭。而上周逛街时,虽然她的主要目的是买衣服,但她利用进书店的那点时间,给自己挑了一本烘焙书。
蚌埠人休闲购物,早已不再只拘泥于淮河路商圈一个地方了。老商圈的魅力历久弥新,影响力依然强大,而市区内多个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的陆续出现,给城市增加了更多活力,让市民获得了更多的消费乐趣和体验。对于生活在蚌埠的人们,各个特色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正在改变大家传统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消费习惯正在被打破
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的陆续出现,除了给市民提供了更丰富的商品选择、更高档次的购物环境,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更广泛的国际接触和更深入的品质体验。
对袁玲这样收入稳定、单身且追求生活情趣的女性来说,在百大、万达、银泰一带,即使耗上一天,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在那些地方,她能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书消磨一个下午;有时也和三两知己看电影、谈人生;还可以在精油按摩散发的香氛中闭上眼睛,想未来,读自己;可以一个人私享,可以一群人分享,可以一家人共享。这就是城市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带给都市人带来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如果是一个人,去一个地方就可以获得更丰富多样的体验,那生活就不会太寂寞;如果是一群人,一起去一个地方,各自的需求也都能满足,那生活就会很高效,也会减少很多矛盾和摩擦。”袁玲认为,大家现在之所以都喜欢去综合体和配套完善的特色商业街区,是因为传统的消费习惯已经被打破,绝大部分消费者都希望被照顾得更周到。
“可能很少有人愿意在逛街的时候,特意从楼上下来,出了商场才能买到一杯饮料。好不容易在专柜化了美美的妆、在沙龙做了新发型,可是却要在寒风中打上车,跑出几里地才能和相亲对象坐下喝杯茶。”袁玲的这番话,是个人经历和体会,也是很多消费者的心声。
除了购物,还有更多精彩乐趣
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品牌,曾经需要我们长途远行在一线城市里寻觅的梦想,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以前特别羡慕一线城市的购物环境,不仅各种配套完善,而且品牌超级多,什么好东西都能买到。只要一放假,总想去大城市逛逛。如今,也不怎么想出远门了,‘家门口\’啥都能买到了啊。买衣服去淮河路、带孩子玩就去宝龙、跟闺蜜聚会就去银泰、和老公看电影去万达……每个商圈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强项,消费需求都能满足。”任职于蚌埠市一家地产公司的任丹丹说,以前总喜欢带着一家人到一线城市休闲购物放松心情。如今,这些在市内都能实现了,少了舟车劳顿、长途奔波,消费、休闲省心省力多了,也节省了不少额外开支。
任丹丹说,以前的商业场所可能更适合年轻人,现在的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都有丰富的业态组合,尤其适合“总动员”式的家庭消费,“买不起奢侈品,可以买点价格实在的大众休闲品牌;不愿意去昂贵的餐厅吃饭,可以去配套的美食广场吃小吃;甚至你不想买衣服,那还可以去做个发型设计或者去美美指甲。”在和任丹丹一样的广大消费者眼中,提升了档次完善了配套的这些消费场所,能提供的高品质生活,并不仅限于城市中少之又少的精英阶层,而是属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
追求品质,拥抱消费升级新时代
前不久,百大名品中心与国内知名品牌合作,在商场里开起了书店,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群体。这也诠释了业内对“消费升级”这一概念的理解。业内人士一直认为,消费升级的结果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多元化的可能。消费升级并不仅仅意味着花钱更多,走高档化,也可以是追求个性化——— 买更适合的,甚至有可能是越买越少,越买越便宜,只买最适合的、最需要的。
“现在的顾客更倾向追求有品质的消费,我们只是尽力在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层级的需求,如果商场没有很好的配套,只能进行购物,那能提供的服务就过于单一化,与客人对美好生活的实际需求已经脱节。”蚌埠百大营销总监陈艳宏说,随着市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增长最强劲的热点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满足基本衣食住行的消费品向满足更高层次身心健康需求的消费品转移,这不仅包括简单的物质需求,更有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未来的新消费从需求角度向3个方向发展:以追求身体健康为终极目的“健康产业”;以追求自身形象和居住环境提升为终极目的的“美丽产业”;以追求精神愉悦、放松休闲为终极目的的“快乐产业”。所以,消费升级时代,对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来说,核心内容便是体验式消费新模式的打造,一切个性化商业行为、消费品革新都必须符合体验式消费模式,才能迎合消费升级时代,完成经济革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商圈都在积极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适应消费者逐渐养成的新的消费习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与当前商业发展的新形势默契十足。2018年,蚌埠市要倾力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净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0亿元。提升淮河路中央商务区、万达金街、银泰城第九街等特色商业街区运营水平。开展“消费总动员”活动,培育消费新模式,打造消费新热点。
新闻推荐
1月5日,在由蚌埠南开往广州南站的G1747次列车停站时,一名带着孩子的妇女罗某以等老公为名,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铁路工作人员和乘客多次劝解,该女子仍强行扒阻车门,造成该列车晚点。该女子不断反...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