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沛
□编者按
如今,养狗的人越来越多,走在大街小巷,时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宠物狗。
养狗能为人们带来快乐、排解寂寞这不假,但如果养狗人对狗不加以约束和管理,任其肆意撒欢,也会带来噪音扰民、污染环境、人身伤害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文明养犬是每个养犬人应尽的责任,个人爱好不能影响和损害他人的利益。平时心里多想一想别人的感受,行为上可能就会自觉自律很多。
日前,《蚌埠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为文明养犬划定了一个基本的行为规范,旨在保障市民人身健康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
如何让更多人学会遵守基本的养犬规范,进一步培养全民文明养犬的意识?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犬只管理系列报道”,聚焦存在问题,倾听各方意见,寻求破题良策。
“乖儿子!乖。别吵了。”如果不是循声望去,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位母亲正在和自己的儿子说话。事实上,只见一名女子正温柔地抚摸着爱犬的头轻声细语。
类似的画面,如今已经屡见不鲜。随着时代发展,养犬的目的已从过去的看家护院发展到了休闲把玩、寄托感情等。面对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犬只,养狗人与不养狗的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强调人与动物应该平等共处,一方则强调不文明养犬,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损害公众权益。
近日,就不文明养犬行为,淮河晨刊记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访了近百名市民。其中,5种不文明养狗行为最让人反感,排在第一位的是“狗叫声扰民”。
不文明养狗扰乱生活
翻开这几年《淮河晨刊》的报料记录,每月都有对于不文明养狗的投诉。在众多投诉者的眼里,在他们生活的小区,邻居的那点“狗事”,成了他们的烦心事。
“被狗追着跑,狗叫我也叫的经历,实在是不堪回首啊。”1月18日傍晚,张静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后,在小区里快走。没走几步,就看到一只大狗在小区的小道上撒丫子向她狂奔而来。
“千万不能动!也不能跑!装作不害怕!慢慢地走过去。”张静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天生怕狗的她,有着前几次的经历后,她总结经验,遇到狗千万不能跑,你跑得越快狗追得越凶。
狗百米加速几秒就到了她身边,然后便开始叫。“狂叫,不知道我怎么它了,我也没动啊。”张静强压着要跑的冲动,尽量地与狗周旋,还不忘对着狗主人喊道:“你倒是看着它啊。”“点点回来!”狗主人唤道,还对张静说,没事,它不咬人。
张静气得在心里翻了几个白眼。这狗也不怎么听狗主人的话,不仅一直在叫,还作势要扑上来。已经来不及想要怎么慢慢走了,张静眼看大狗扑来,撒腿就开始跑。接下来的画面就是,张静在前面跑,狗在后面追,狗叫张静也叫,跑了一段路以后,这场闹剧还是在狗主人上前追上狗,给狗一脚后才结束。
而惹陆先生烦的是,楼对面一户人家养的狗。他告诉记者,正对面一楼有个住户,从2年前开始养了一条大狗。“只要我回家开大门,那狗就开始冲着我狂叫,没有一分钟都停不下来。”陆先生实在想不通,“我家和他们家还隔了条小路,这狗怎么就这么不‘待见\’我呢,难道我长得像坏人?”
不仅如此,一有风吹草动,这狗就警觉地狂叫“示警”。甚至夜深人静,有其他住户停车后回家,这狗也会突然爆发一阵刺耳的叫声,刚睡下的陆先生立马惊醒。“狗叫可能是因为有人经过这家门口,但一个晚上折腾好几次,吵得人不能安睡。”“有时在小区里散步看到这狗,马上就心生厌恶。”陆先生无奈地说,小区里很多居民对此很有意见,大家也去物业投诉几次,但是仍没有办法解决,还是老样子。
狗叫声让人不堪其扰
家住光明花园的高子萱一家人,三年前因为实在受不了狗叫声,买了新房搬走了。
“那时候我正值高二下学期放暑假,开学就是高三了。在家复习功课的时候,就不时能听到狗叫声,不绝于耳。对于我来讲,高中三年的学习时间非常重要,特别是高三。眼看马上要升入高三,可楼栋里的狗叫声,实在是影响我睡觉。”高子萱告诉记者,她妈妈心脏不太好,每天都要按时吃药,这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大叫,有几次妈妈都是拍着胸口说:“吓一跳!”
“汪汪汪!”高子萱的母亲刘女士每每听到这声音,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犬吠声成了一家人的心魔。刘女士说,楼上养了一只德牧,每天断断续续、不时响起狗叫声。一开始,她还试图上门沟通,希望狗主人能让狗尽量安静点。谁知,她刚敲门,狗就开始叫,一直叫到她和狗主人说完话后下楼。尝试沟通无果后,刘女士为了减少噪音,花几万元将窗户全部换成双层玻璃。“就是换了玻璃也能听到,而且我们不可能一直不开窗户,要透气呀。”刘女士越想越生气。
高子萱正式升入高三后,升学压力无形中就大了。“我们平时在家看电视,都会尽量把声音开小点,就怕影响她学习。”刘女士说,孩子还要上晚自习,上完到家都10点多了,复习一会功课就12点了,就10点到12点这段时间,这狗也不消停。为此,刘女士还特地查书,想弄明白为什么狗会一直叫。
“确实有影响。一大清早,狗就开始叫,白天想多睡一时都会被吵醒。到了晚上,狗也叫。学习一天了,好不容易爬到床上睡觉,还得等狗安静了。”高子萱和父母商量,能不能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住,一来离学校近,上学放学方便。二来听不到狗的“魔音灌耳”,心情也会好点。
这房子迟早是要换的。高子萱一家人在这住了近十年,原本想等着高子萱上大学后再买新房,可是,现实原因不得已将这一计划提前。“养狗的人可能觉得我们这样不养狗的人太矫情,狗叫几声就要换房子。”刘女士无奈地说,其实真不是,如果不是被吵得没办法,真不会大费周章去看房买房,着急忙慌地把房子定下来。
“我们选了高层,为的就是安静。”高子萱说,“直到现在,我个人也不是很讨厌狗,但是我反感没有规矩的狗。”
要考虑周围人的感受
研究表明,当人和狗玩耍、爱抚或者说话的时候,这样的积极互动会提高体内的“快乐激素”水平,包括β-内啡肽、催产素和多巴胺。“这些年,城市里的宠物狗越来越多是一种趋势。特别是对于一些人,狗成为排遣孤独、寻求精神寄托的伙伴。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关爱、互助的向往转移到宠物饲养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怡说,现实生活中,人们私人空间本来就小,当狗在家里狂叫,声音会透过墙体,成为邻里耳中难以忍受的噪音。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矛盾,养狗,也需要考虑他人。
每天下班回家,李祥一推开门,2岁的松狮犬“笨笨”哪怕正摆弄着最心爱的玩具,也会立即掉头跑去迎接主人。在李祥眼里,爱犬依赖的那副表情总是让人心尖暖暖的,“再累再辛苦,看到它也就跟着开心起来。”
对很多像李祥一样的狗主人而言,狗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家庭的一员,与生活已经难以分割。
狗给人带来脉脉温情,正是由于情感的某种需要,但在城市里,宠物狗数量的增长也积聚矛盾。“也有邻居上门投诉,原因是有时候‘笨笨\’叫得太大声,有时候可能会在楼栋小便。”对于邻居的投诉,李祥尽量听取,只要“笨笨”一叫,他就立即喝止。他还教“笨笨”在家小便,在外大便,出门戴上牵引绳和嘴套,尽量养成好习惯。
在沈勇家中,只要沈勇掏出钥匙,就能听到屋里两只狗的脚步声,打开门,两只狗安安静静地上前迎接主人。“以前,我只要一进小区,它俩就在屋里叫个不停,引得小区里其它狗一起跟着叫,影响到了邻居。为此,社区也上门协调过。”沈勇说,现在这个安静的转变是他训练2个多月的结果。
“方法很简单,不叫的时候给予奖励,叫的时候就拍打以示惩戒。”沈勇说,身边养狗的朋友也很多,其实,宠物狗是否扰民,完全取决于养狗人。文明养狗并不难,关键在于养狗人是否能把周围人的感受放在心里。
下一期,本报将对“任由狗随地大小便而不收拾”的不文明养狗行为进行探讨:出门遛狗,如何解决狗的卫生问题?
新闻推荐
清晨的阳光洒落羽翼,我听见近旁街道苏醒的声音。我从幽香的绿叶间探出脑袋,看见路灯投下的暖黄的光,还有东方泛起的那一片鱼肚白。新的一天如约而至。大街上渐渐有了生机,行人踏在路旁的红砖上,车辆驰...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