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电(特派记者 李景)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以来,在蚌省政协委员满怀参政热情,以一篇篇精心撰写的提案为载体,立足蚌埠,放眼全省,积极履职建言。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这一内容与不少在蚌省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不谋而合。省政协委员陈雯在撰写的《加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中建议,在新时期,要把人才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树立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战略观,构建与产业相契合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快推动高校教学职能转变。在具体实践中,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用“项目+平台”的方式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完善和落实好人才政策。
同时,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形成本土人才的“蓄水池”,加大对人才的服务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宜居水平,让各类人才安家安心。
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对此,陈雯认为,要建立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奖励力度,形成人才引领企业、企业带动产业、产业助推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制造离不开高精尖人才,中国制造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必须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高职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政协委员石象斌将目光聚焦在了高职教育领域。为此,他连续撰写《关于推进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制造强省建设的提案》和《关于在全省加强工匠精神宣传与教育的提案》,呼吁安徽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发展,弘扬“工匠精神”。他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将为新时代美好蚌埠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石象斌认为,全省各大高校要加强工匠精神培育,培养更多合格人才。明确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科学合理定位工匠精神培育目标;搭建共育平台,实现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互动与协同;做好顶层设计,保证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期性与全面性;开展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寻与积累工匠精神培育方法;打造校园工匠文化,将工匠精神生活化、具体化。
新闻推荐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5个月回落,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数据显示,12月份,70个大中...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