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何沛)“如果持一张卡,在全国各个城市都能坐公交、坐地铁,那可真是太方便了。”刚更换公交卡的市民张先生说,他希望一卡通能应用到更多的范围。近段时间,公交集团免费更换公交IC卡工作全面启动,其中更换了带有交通联合标识的普通卡支持交通部全国互联互通,且具有老卡所不具备的高安全性、灵活性以及应用扩展等优良性能,但本地优惠卡,如各类月票卡、免费卡不支持互联互通。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市民手里的公交卡,今后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有望一卡在手走遍全国。
全国交通一卡通是根据交通运输部互联互通的要求,依据统一技术标准而发行的IC卡。截至目前,全国包括蚌埠在内的190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据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4月1日起,蚌埠市原发行的M1公交卡将逐步被淘汰,更换为CPU卡。按照《交通一卡通运营服务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年内蚌埠市民手里的公交卡将陆续换成新CPU卡。届时,持有带有交通联合标识的普通卡用户不仅在蚌埠乘坐公交可以刷,在省内芜湖、马鞍山、滁州三个地市也将实现“一卡通”互联互通。与此同时,在北京、上海等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同样可以刷“一卡通”乘坐其公交车和轨道交通。解决跨地区流动人员的用卡需求,在接入互联互通的城市使用交通一卡通刷卡,可节省乘坐交通工具时购票、验票和付费的时间。
“部分城市的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有‘交通联合\’标识,就可以使用交通一卡通 。”工作人员表示,有“交通联合”标识的全国互联互通卡可应用于国内所有使用交通运输部一卡通系统标准的终端设备。本市居民去异地旅游、办公只需持一张交通一卡通 就可以在不同城市乘公交。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计划,2018年年底前,蚌埠市民可持交通“一卡通”,实现与全国22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未来还将陆续推广到客运线路、轨道交通等领域,真正做到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交通互联互通卡在全国公共交通领域通用,非实名制,一旦卡丢失后不能挂失补办,办卡市民需妥善保管。持互通卡在异地消费的,按当地票价政策执行,不能透支消费。
新闻推荐
文明单位走进和平社区受欢迎 百姓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本报记者 张婷婷
4月20日,蚌埠银监分局工作人员在文明单位进社区活动现场解答市民咨询。记者刘晨摄4月20日上午,水游城小区里一片欢声笑语,很多周边的居民走出家门聚集在这里,欣赏文艺表演,了解白蚁防治小窍门,学习急救...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