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有框青年”的去框生活

来源:颍州晚报 2018-12-11 12:07   https://www.yybnet.net/

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个网络新词进入公众的视野——“有框青年”。

何为“有框青年”?大多是指身处快节奏生活中的青年,为家庭、事业、婚姻等奋斗,同时也对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有着更多需求,既会“买买买”,也想“说走就走”,去寻找“诗和远方”。

然而忙碌的工作、刚组建的家庭、繁琐的生活,让他们承受着一道道束缚的边框。是不甘于被边框限制?还是积极寻求生活的美好?来听听这几位“有框”青年的故事吧。

丢不掉工作,却又想出去看一看

讲述人:李岩岩,27岁

从小就喜欢弹吉他、唱歌的李岩岩,生活中是个偏爱小资情调的大男生,爱听民谣和旅行。上高中时,他曾和朋友组建乐队,为此还休学两年,到杭州、上海“闯荡”,“后来,父母放心不下,让我回来继续上学,考上了蚌埠学院的音乐系。”

大学毕业后,李岩岩回到阜阳,成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体面的工作,优渥的家庭条件,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看来,他的生活可以说安稳、无忧。但对李岩岩来说,并不希望安于现状。

“我想继续深造考研,而且我有个朋友在云南开了家青年旅舍,希望我能过去帮忙打理。”李岩岩说,他一直向往自由、随性的生活,不想在这么年轻时,生活就过得没有挑战性。

然而,面对现实生活,李岩岩又踟蹰不定。“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离父母太远不现实。”另一方面,学音乐是一件很“烧钱”的事,上一节专业培训课就要一两千元钱,他不想在成年后还继续向父母要钱。

眼下,李岩岩选择在一家吉他培训室兼职辅导,日常赚些外快。他打算等到经济真正可以独立了,再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想专心搞业务,却被催着生娃

讲述人:黄娟,28岁

去年6月份,黄娟与丈夫小李结了婚。“从毕业一两年的时候,我妈就催着我去相亲,还说女孩找对象要趁早。”黄娟说,她并不排斥相亲这种方式,但讨厌被强迫着去认识一个人,甚至要以父母的眼光来决定。

后来,在一次同学聚会中,黄娟遇见了丈夫小李。两人是小学同学,好多年没有联系,再次见面后,彼此觉得情投意合。原本两人打算等到年底结婚,但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只好早早领了证。

刚结婚时,黄娟觉得倍儿轻松,“这下,再也不用被催婚了。”但是春节她与丈夫回婆家过年时,婆婆和家里的长辈却催着小两口“赶紧生孩子”。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想享受下个人生活,有时间出去旅游。”黄娟说,此外她今年要准备考医师证,考上了医师证还要外出接受培训,目前不想有个孩子来分散注意力。

但黄娟的婆婆认为,如今既然结了婚,生孩子肯定排在第一位,工作可以暂时放一放。

“其实,我也能体谅长辈的用心。”黄娟明白,父母心里装的,是对儿女成家立室、家庭圆满幸福的期待,“但是,如今生活时代不同,能不能不再用这些旧观念来要求我们呢?”

先想好要什么,再决定怎么开始

讲述人:80后夫妻李振、赵燕

32岁的时候,李振做出一个决定,辞去国企工作,与妻子开启创业之路。“工资每个月4000多元,撑不着也饿不着。”李振说,当时爱人在一家商场做会计,生活算是自给自足。

但是,步入三十岁以后,李振日渐想打破生活的常规。“不想再这样埋头干下去,一辈子给别人打工。”李振把创业的想法与爱人和父母说了,意外的是,他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如今,妻子还成为他事业上的左膀右臂。

辞去工作前,李振进行了半年的市场考察,最终把目标投向干洗行业。他选择加盟一家洗衣连锁店,拿出了多年的工资积蓄,还向父母借了一些钱。

“新店开业后,一直没有顾客,我们就自己印制宣传单,到各个小区派发,承诺上门免费取衣,还被保安四处驱逐。”李振笑着说,后来顾客多了,为了节省开销,他与妻子轮番上阵,常常熬夜到凌晨,为顾客清理衣料,“有时,还要忍受顾客的指责”。

度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如今李振的洗衣店顺利开了两家,第三家还在筹备之中。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想法。我觉得创业要搞清楚几件事。第一,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二,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第三,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第四,给自己的规划定一个时间期限。”李振说,想好之后,就会变得非常有动力,当然也会更加自律。

“有框青年”有梦想也要有担当

按照社交网络上释义的“有框青年”,确实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现实处境。互联网时代成长的80、90后一代,正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生活的包袱越来越重,牵挂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进入社会后,才慢慢了解现实的不易,所以不敢轻易折腾,以及放任自己。

“当代年轻人有着对品质和精神层面的更多需求,在社会中承担的压力并不比任何一代人少。但是,又不愿像父辈一样默默忍受压力。”来自小树皮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岳雪梅认为,“有框青年”更多的可以理解为当代年轻人自嘲与释放的一种手段。

但是“有框”也体现了这批年轻人正在成长。虽然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他们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在戏谑自己的同时,也会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绝不是扛不起的一代。

“生活中,不论是有形的‘框’,还是无形的‘框’,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成长的历练与抉择。”岳雪梅认为,在追求“去框”的生活中,年轻人要学会释放压力,积极面对生活,探索中正视挫折和失败,在自我调整中更了解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期待。

颍州晚报记者 高红

新闻推荐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星报讯今年84岁的王秀英是蚌埠人,红光满面,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家庭十分和睦,子女事业有成,老少关系融洽。王秀英老人在生活上...

蚌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蚌埠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有框青年”的去框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