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蚌埠市投入410万元用于新建和改造公厕,按照全年任务序时进度要求,市环卫处于年初对各区公厕进行排查,经过初核、复核并确定新建改造公厕后,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督促建设质量和进度,于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公厕新建和改造任务。(11月7日《蚌埠日报》)
小厕所,大民生。作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厕既涉及公众利益,又关乎城市文明。小小厕所,折射城市“大形象”。本着“小公厕大民生”的服务理念,近年来,蚌埠市不断提高公厕建设与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方便实用、干净卫生、文明协调、有效管理的城镇公共厕所服务体系。同时,按照“每隔500米至少能看到1处公共卫生间指示牌”的标准规范,在全市设置公厕引导牌500余个,极大方便了市民寻厕。“厕所革命”在蚌埠市初战告捷,全市公厕在数量、质量、功能和配套上实现大提升,这不仅关系到珠城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一件惠民生、得人心的大实事,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毋庸讳言,蚌埠市公厕目前还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是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补齐短板,首先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导。政府部门要将公厕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和街道乡镇承担主体责任。同时,规划建设需以人为本,既要满足普通需求,还要充分考虑老年阶层、哺乳妇女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置“第三卫生间”,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其次,需要大力改革厕所管理体制。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通过探索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公厕管理制度,双管齐下提高软硬件水平。比如政府部门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可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景点厕所的建设,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公厕的管理;又如政府部门可大胆引进购买服务,尝试放手让专业化管理公司对公厕实施连锁化运营,“以商管厕、以商养厕”。
从现实看,珠城厕所的现状,不是一次“改良”“改进”能够脱胎换骨的;从观念看,认为厕所是脏事、难登大雅之堂的陈旧观念仍很有市场;从习惯看,厕所的脏乱差,其实跟个人的如厕习惯不卫生关系很大。推进珠城“厕所革命”,方便市民诗意地“放松”,倡导文明如厕之风不可或缺。让“方便”更方便,既取决于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更需要开心舒畅的如厕心境。用厕爱公物,“方便”讲文明,则厕所内外,环境与心境,永葆亮丽风景。
新闻推荐
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 (蚌国土资告字[2019]13号)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蚌埠市人民政府批准,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公开出让下列2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