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蚌埠 > 正文

“埃及艳后”的故事与历史 □君娃

来源:淮河晨刊 2020-10-13 08:54   https://www.yybnet.net/

我年少时对“埃及艳后”的想象是这样的:化着浓妆,黑色眼影线从眼皮一直延伸到太阳穴,她在如同墓穴一样的王宫里走动时,总有一条花蛇扭捏着跟在她裙裾后面。这个诡异的画面无意间在几十年后,看电影《哈利·波特》得到某种验证,电影里头号反派“伏地魔”身着曳地黑袍,走动间,一条蛇滋着信子幽灵般的尾随其后。当时激动于自己和作家J·K·罗琳拥有一样的想象力,细一想,也只能说明埃及艳后在我心中的印象曾经是邪恶的。

人们似乎更乐于对她的私生活浮想联翩,她不但美貌还拥有财富,她成功色诱了古罗马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让他们为自己效力。她是怎样把自己裹在地毯里去见恺撒的呢?又怎样在恺撒死后,迅速受到安东尼青睐?最终她又如何成为渥大维的阶下囚,让一条毒蛇亲吻胸乳而死?人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多半都忽略了她埃及女王的身份,也不在意她姓甚名谁,甚至不想弄明白,一个女人如何卷入了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里;瞧瞧,就连英国剧作家萧伯纳都在《恺撒与克利奥帕特拉》里开宗明义,说她为了权力投靠恺撒,是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人。

如此这般,在历史的迷雾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这个曾经统治过包括埃及、塞浦路斯、中东的一些领土和现在利比亚部分地区的非凡领袖、凭一己之力,为羸弱的埃及赢得22年和平的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位统治者,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化身为一代妖后,扑朔迷离的浮沉在各种文学作品里了。作为现代人,我面对各种戏说的历史早已见怪不怪,某天,在一篇不明就里的文章里,看到莎士比亚称她为“旷世的性感妖妇”时,突然感到失望,长期以来,被推上文学神坛的沙翁,正如他的作品坐实了犹太人奸商的形象,他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这句评价,也几乎为她盖棺定论了。只是人们啊可曾想过,这一切,让绝世英雄恺撒情何以堪呢。

故事与历史,谁更真实

世人岂有不知恺撒是何许人!尤里乌斯·恺撒生于公元前102年,出身拉丁贵族世家,血缘可以追溯到伊利亚特时代的英雄和古罗马的王。他一路征战高卢、日耳曼和不列颠,最后征服罗马,他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也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这位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有着光芒万丈的荣耀,在罗马历史里,他是世界古代史最后一位英雄,是神一样的存在,甚至“恺撒”这个名字,日后都直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皇帝的称号;不过事实上,掌握绝对权力的他却从未称帝,“恺撒大帝”是后人对他表达无上敬意的称号而已。基于这一点,后世不断有人拿他和曹操对比,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恺撒说“我来,我见,我征服”。然而,和曹操不同的是,他在当时执政期间的改革、立法、军队编制等管理模式,即便是到了二千年后的现在,也依然被世界各国参照着使用着研究着。所以,我倒是认为,恺撒和秦始皇或可一比。

也许是因为恺撒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华,以至于我们对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一直视而不见。事实上他和曹操一样,都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战争回忆录《高卢战记》《内战记》等,一直被后世作为学习拉丁文的必读书。《高卢战记》更是成为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甚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都大量引用过它的内容。

于是我有个问题,这样一千年都不会出现一个的盖世君王,在当时开放的古罗马,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埃及艳后”对其色诱一说是否可靠?

所以,我们多少还是要梳理一下这事儿的历史背景。“埃及艳后”史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利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公元前51年,依父王遗诏,21岁的她嫁给了比自己小6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托勒密十三世,姐弟俩一起执掌朝政。先不忙大惊小怪,在当时古埃及,王室一直保有血亲通婚的传统,他们没有不伦的观念,不过是指望亲上加亲,以便更好维护王权。奈何古今中外,宫廷斗争都惊人相似,这姐弟二人,不,这夫妻二人并未因为血亲联姻而齐心治国,相反,朝野很快分出“男王派”和“女王派”,两个派系剑拔弩张之际,也正是罗马帝国内战正酣时。虽说,作为世界古国中的古国,埃及曾经多么辉煌,可发展到托勒密王朝时代,还是走了下坡路。自古弱国无外交,何况还内斗呢。彼时庞培败给恺撒逃到埃及,轻而易举取得对埃及的控制权,托勒密十三世借着庞培的支持,趁势就把自己姐姐驱逐出了亚历山大城。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恺撒一路追杀庞培,也兵临埃及。在这样的契机下,他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相遇,继而恋爱、生子。

历史背景大概如此,至于细节,人们只能捕风捉影,捕风捉影中,历史演变成了情色故事。根据罗马人的记录,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斗不过自己弟弟,为了取得恺撒的支持,只好实施美人计,她把自己藏在一个毛毯里,让手下假办成商人,把毛毯抬到了恺撒居住的行馆。文学作品据此找到了发挥的空间,连莎士比亚都没有免俗。在这个“空间”里,盖世英雄恺撒缓缓打开毛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如同咱们端午节的粽子被一层层打开,美艳欲滴、破“毯”而出,香喷喷站在了恺撒面前……我以前只道是乌骓马与美人很配,却不曾想过,毛毯不但可以飞,还可与美女成就行为艺术,显然恺撒被这一幕惊呆了,有没有立刻爱上不知道,总之,他之后的确心甘情愿助她登上了王位。就这么着,埃及王宫里“女王派”成功逆袭,“埃及艳后”青史留名。

只是这名,着实不是好名。依着人们的想象,爱情不一定是玫瑰,有时也是迷魂药,恺撒占领埃及后,非但不吞并埃及,反而替“埃及艳后”赶走弟弟,为她夺回王位,向她下跪行礼,还和她生了儿子。这一切,都让罗马帝国元老院的议员们为国家权力的更迭而担忧,可他,却在维纳斯神庙中为“埃及艳后”立了座镀金雕像,希望她“母仪天下”。这下好了,元老们正琢磨找茬呢,他这边就来个火上浇油。彼时恺撒权倾朝野,岂会不树敌?不知道他对“埃及艳后”的一往情深,是不是助推了自己被刺杀的进程,故事可以瞎掰,历史却没有如果,公元前44年,恺撒被一群议员刺死在庞培雕像的脚下。一念间,梦断罗马。

“埃及艳后”没有成为罗马第一夫人,埃及的独立局面也岌岌可危。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只好再施美人计,“色诱”恺撒的亲密盟友兼养子马克·安东尼。之后的故事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这一段历史上莫须有的著名风流韵事,被人们描述成,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盛装打扮,宛若爱神维纳斯,她乘坐奢华的镶金楼船和安东尼幽会,把这个新的罗马领袖迷得找不到北,完全忘了与众议员商讨的征服埃及计划,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日夜厮守,不仅允许她继续恺撒之前的政策,承认埃及不属于罗马,还将罗马统治的部分疆土赠给了她。安东尼的篓子比恺撒捅的还大,他是被猪油蒙了心,元老院里再一次沸腾了,这是要把罗马变成埃及的行省吗?不打他们可天理不容!公元前31年,渥大维亲率军队讨伐这对情侣,亚克提姆海战,是一桩历史悬案,但这场战争结束了安东尼对东罗马的统治是不争的事实,他最终被渥大维包围在亚历山大里昂,自刎身亡,“埃及艳后”则用一条毒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只残存一个道理

埃及艳后的故事结束了,埃及王朝也结束了,罗马人终于遂了心愿,把埃及变成了罗马的行省。可你不觉得哪儿不对劲吗?这些与历史纠结在一起的故事中,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形象如此单薄,一代女王,仅靠美貌就与恺撒大帝如胶似漆生活了三年,生了孩子,还立了神像?然后,再凭颜值,与安东尼相知相守了12年?这俨然就是一个红颜祸水的套路。

那么,咱们换个角度呢?想想看,商王武丁有六十多个妻子,却为何独宠妇好?甚至把妇好的墓都建在自己的宫殿里?难道他不是爱妇好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智慧?恺撒也一样啊,安东尼未必不是如此,他们需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埃及的影响力,同时更爱她的谋略和勇气、敬她对自己国家的担当。而他们,有与女王匹配的爱情,更有能成全她这份担当的能力,所以,让埃及独立,让女神保持尊严,是政治的需要,又何尝不是爱的表达?与其如此轻浮的使用“色诱”一词,不如说,恺撒和安东尼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有着彼此仰慕、钦佩、敬重、崇拜的情感纠结更准确些。

这一切,与他们不在一个认知层面上的罗马民众是不可能理解的,他们只看到,这个女人占有了他们两任高尚的领袖。就跟国人总喜欢将王朝的衰亡甩锅给女性一样,罗马人也热衷于这么干。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只能是附庸,女王也不能例外,于是他们愤怒地告诉后世,伟大的恺撒是“被她引诱的无辜男人”,“安东尼从世界的顶梁柱到一个荒淫的傻子,只因爱上她”。他们乐此不疲宣扬她的美色和手段,于是,你所看到对她的种种记载,就都带着那么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低级趣味。

果然,在之后对古埃及历史的考古研究中证实,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身高仅1.5米,偏胖,长相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一般;所有的学者,都没有找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靠美色诱惑恺撒和安东尼的证据,反而在《埃及古物学——迷失世纪》里找到了这样的记载:阿拉伯人经常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称作“善良的学者”,还经常引用她的科学著述。近期一位英国学者更是发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学者,她可以熟练使用五种语言,且聪明、诙谐,具有惊人的毅力,对炼金术、哲学、数学无一不晓。她甚至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将尼罗河的水引到亚历山大城,就是她的功劳。她的宫廷,当然不是色诱男人的场所,而是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女王经常和科学家在此开会,讨论科学难题。

不禁又疑惑起来,为什么埃及王朝,竟不对自己女王的生平事迹做任何记载?撕开历史的一角,才见真实的残酷:罗马内战期间,战火殃及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包括许多古埃及珍贵孤本在内的过半珍藏被毁,而如今你所看到的有关女王的记录,却大多来源于恨她的罗马人之手。

说起来真够讽刺的,一代艳后原来是善良的学者。好在故事与历史的巨大差别,已经不会令她痛苦,她努力救赎过自己的国家,却最终一声叹息,很悲,却也无悔。我一直记得某个电影里的话剧片断,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决定结束一个王朝,她从篮子里取出一条黑色的小蛇,让它在自己的指间缠绕游动,她颤抖着声音说:来,你这杀人的毒物……她让蛇钻入胸衣,接受了毒蛇之吻。

哪有什么扑朔迷离,不过是,历史终究要由胜利一方来写。

作者简介

君娃,学名沈君。发表文字百万,著有散文集《子非猫》,并获27届孙犁散文奖散文集优秀奖,蚌埠市首届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一等奖,有文字入选多种选刊选本。

新闻推荐

爱臭美的姐姐 蚌山小学 三(1)班 关继昕

在我的眼里,我的姐姐是最美的!她是一名老师,说起话来温柔可亲,我很喜欢她!她长得很美,但是更爱臭美。我最无法忍...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食在镇江 □刘干2020-10-12 08:27
猜你喜欢:
评论:(“埃及艳后”的故事与历史 □君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