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蚌埠 > 正文

以“小”博“大” 成功有“道” 深读周刊部 余小乔

来源:蚌埠日报 2020-12-31 09:00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新闻奖被业界誉为奥运等级大奖,一个地市党报的通讯稿件能否攀上这样的高峰?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选送并获评通讯类二等奖的《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用长篇通讯的形式写人、写事是《深读周刊》历年来惯用的套路,作为十年深读人,我本人对农业题材多有兴趣,也曾数次涉猎并采写职业农民、新农人及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的通讯报道,如今对照着来看,无论是选材、角度还是表达、文风,与上述获奖范文都有差距。

我认为,成功的新闻作品,不仅题材抓取要巧妙,更关键角度要新颖,眼光要独到。再配上一个“人情味”较浓的标题,理想的效果就达成了。

以《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为例。文章以一句俏皮的歇后语打趣,引出小小芝麻如何借助三产融合实现以小博大,再以一句承上启下的“与……不谋而合的是……”,带出当地如何“接二”“连三”做大花生产业。稿件1400余字,通篇所写无非是河南一个县里两个特色小镇的运营之道,得出的结论是:“芝麻花生的小事真能做很大”“三产融合不只是1+1+1=3,而是1+2+3=6”——而这,正契合了党的十九大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做到了下接地气、上接天线。

而在蚌埠这块广袤的农业土壤中,早几年也曾出现过农业特色小镇的提法,我本人恰巧也有过关注,如2016年《美丽乡镇的“特”字命题》中,就将王庄镇这个以花生为主题进行设计的特色皖北小镇,进行了一番阐述,但终究只是蜻蜓点水地几笔带过,并没有深究这个“本土个性”在当地所做的“加法”,探寻其可能推动实现的“乘法”。

如果说蚌埠特色小镇多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没有实质性运营,会因为“言之无物”而让我们记者主动忽略它的话,那么,一二三产融合的文章,在蚌埠还是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的,我本人就曾做过几次关注,但始终没能写出什么出新出彩的精品佳作。

2019年1月采写的《解码农业大市“六次产业”》,应该是离获奖较近的一篇,但最终落榜,我反思的结论是:文章选取的几个融合案例没有问题,形式技巧表达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在于主标题太大、篇幅过长、思想性不深不透、三个分标缺乏有效勾连。这也是我认为《芝麻花生的事儿能做多大》仅从标题制作上就成功一半,千字文也能把三产融合说明白的制胜之道。

由是,接下来我想就成功的通讯作品可以贪“大”但不可求“全”说几点。我这里说的“大”显然不是篇幅大,而是所选题材要么有时代大背景,要么有党的大精神,要么是基层或内生或倒逼的大改革、大创新,然后从小处或细节入手,从“基层实践”一点点触摸“高层关注”。体现在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上,就需要生产者多探访,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占有丰富素材;多思考,在采访对象相互思辨的观点碰撞中寻找平衡点;多总结,在学习“它山之石”时找到本土创新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时效性偏弱的深度报道领域,找到思想性强的突破口,才能总结好本地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做法,写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典型报道,从而打开“向上走”的获奖通道。

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足够的时间调度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之上。对我而言,显然缺乏修炼,道阻且长。

新闻推荐

“菜篮子”稳了 3万吨储备菜够吃到明年 雪天菜价小幅上涨,后期涨幅有限

本报讯(记者陈瑶)寒潮来袭,天降大雪,城市顿时一派银装素裹。雪天路滑,外地菜能及时进来吗?气温骤降,菜价会随之大...

蚌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蚌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解除劳动合同公告2020-12-31 08:38
猜你喜欢:
评论:(以“小”博“大” 成功有“道” 深读周刊部 余小乔)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