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瑞 李向红 实习生 李思雨)“一部手机游天下”,这是流传在爱旅游的网友之间的一句流行语。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旅游已变得越来越网络化,陕西省各大景区充分利用新媒体做好旅游微营销,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掌上服务。
近年来,延安先后上线了“延安旅游政务网”、“掌上游延安APP”移动平台、“城市百科——延安站”等多个网络旅游平台,构建了以服务游客为核心的旅游模式,形成了一个全面覆盖的智慧旅游系统;宝鸡市文物旅游局提出了由专业的运营公司做旅游微营销的理念,每年拨划宣传经费支持微博、微信营销,目前粉丝已达3万多人;华清宫景区创新构架景区微营销平台及视觉营销、内容营销、互动丰富等微营销办法;大唐芙蓉园景区通过事件营销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等网络新媒体拓宽宣传覆盖面,加快事件传播的速度,提高景区知名度的经验;眉县旅游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手段一应俱全积攒人气,探索出了一条“大旅游微营销”的推广模式。汉中黎坪景区免费wifi信号满覆盖,美丽景色随手分享朋友圈,扫描二维码启动景区微信公众号智能导游功能,实时收听定位讲解,第一时间掌握景点基本信息。
据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主任郭宝才介绍:“陕西省旅游局十分重视利用微媒体进行旅游营销宣传,陕西旅游的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越来越强大,推进旅游微营销还需转变传统旅游营销模式,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旅游微营销队伍建设,省旅游局将积极构建省、市、县旅游营销体系,营造推广旅游微营销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一根筋”·一辈子·一粒种 ——记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辉教授
本报记者苏同敏郑栋有一种信念叫“一根筋”,有一份坚守是一辈子。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获奖者、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的一生,就深刻体现了这种...
眉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