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助听器,但因为使用不合适想要退货,却被要求支付税款、保证金、担保金等多个名目收费,宝鸡市金台区72岁的张师傅为这事折腾了半年多时间,助听器没退成,却先后8次被骗走了8000多元。
买助听器被骗 先后打款8次
14日,张师傅拿着自己购买的“艾笛生”助听器反映,去年6月份,他通过电视购物推荐价值1396元的助听器,电视购物是以“中华老年听力协会”的名义,看到电视上的老年人“使用心得”和诚心推荐,张师傅就通过热线电话,当即订购了一款“艾笛生”助听器。
去年6月12日,助听器快递送到,他按原价货到付款1396元,但回家试用后发现,自己佩戴上并不合适。他查询了电视购物电话要求退货,对方表示给他换货,但要先交一半的费用698元,如果合适再退第一个产品。
过了不久,第二个产品邮到,张师傅付款后再次试用依然发现不合适,他要求退还两个助听器,但对方表示退货要交100元的税费,为了拿回钱,他只好根据对方货到付款寄来的保健品,支付了100元。去年12月份,对方依然没有退货的意思,而且不提供退货地址。张师傅再次联系后,按照此前的伎俩,对方又要求交794元的税款。12月31日,又让他交860元保证金。
今年元月份,对方表示可以给张师傅退还现金,但要本人去北京领取,张师傅因身体不便要求代领,但对方再次表示要交1200元代领费;除此之外,张师傅再次付款国家扶贫款、担保金2笔。
直到今年元月份,加上两个助听器的费用,张师傅已经先后8次,给对方付款8132元。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他们一推再推,一直让我交钱,却从来不给我退货地址,也没有要我的卡号,我不能再相信他们了。”张师傅拿着自己购买的不能使用助听器,和一大堆没有用的保健品,才意识到上了当。
电视购物产品虚假宣传多
根据张师傅提供的信息,华商报记者发现,他购买的艾笛生助听器,未提供购物发票和购物清单、发货单或收据等购物单据。而对方要求张师傅交纳的税费、保证金等,也都是以网购的形式,购买了各种保健品,账目来往显示在快递单上的“货到付款”。
对此,华商报记者查询了“艾笛生助听器”相关信息,发现在2015年中消协发布《电视购物服务测评报告》中,这款产品就被揭露宣传内容虚假,产品相关标准不合格,以及退货不成功等。根据张师傅提供的发货商信息,华商报记者拨打时,对方一直处于广告播放时间,电话无法正常接通。
对此,宝鸡市工商局消协工作人员提醒,目前网络消费、电视购物受大众欢迎,但因无法见到实物,某些电视购物中存在的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商品质量低劣、售后服务差等问题较为集中,尤其是老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情况较为突出。因此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助听器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配验,不建议在网上或者电视上购买。张师傅可以根据对方的发货地址等向当地的工商部门投诉。华商报记者 党扬眉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 张宝龙)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传播,两名学生放学路上与老师发生争执,双方厮打在一起。此事引起广泛关注。根据视频显示,一名穿花色毛衣的男生,用膝盖部位狠劲地踹打一位男...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