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如何才能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和成绩呢?宝鸡中学一级教师邢瑞建议广大考生,上考场前一定要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熟练的阅读能力、奠定良好的学科思维素养。后期复习一定要立足基础,着眼能力,突出重点,强化主干,实现宏观与微观相协调,基础强化与难点突破相结合,体系构建与能力提升相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调动。
整合基础 培养历史宏观思维
邢瑞老师强调,高考冲刺阶段用题海战术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邢瑞老师建议,考生首先要夯实基础知识。因为,重视基础知识考查一直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近几年高考试题越来越贴近中学历史教材和考生的认知水平。后期复习务必继续以基础为重,注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消化和落实。
其次,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普遍由微观切入,考查教材具体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后期复习务必依据教材,更要挖掘教材,实现对历史概念的准确考查、历史观点的辩证理解、历史史实的科学求证。有效挖掘教材知识的历史性、人文性、时代性,突破思维定式,以新的视角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
第三,知识网络要清晰。冲刺复习时考生最好整合基础知识,多角度构建知识网络。如: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方面或者从多元史观的角度形成知识的体系框架,将有利于培养历史宏观、整体思维,以及提升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关注现实 用历史视角思考社会现象
“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是高考历史命题一大特点。后期历史复习,要把新材料、新情境和新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要关注史学研究前沿,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法,更需要了解多元史观以及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等新观念,要拓展历史学的视野,引入概念史、阅读史、心态史等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使考生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激活思维。
邢瑞老师提醒,热点是加强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桥梁,它往往能充分体现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考生要关注时事,洞察社会热点,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紧密对接,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思考研究,从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
具体做法:要求考生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就某一热点问题,研究其可能从哪些角度设问,涉及哪些知识点,怎样规范答题,切忌泛泛而谈、过于空洞抽象。
研究真题 提升能力从得分到增分
冲刺复习,考生应该继续把高考真题作为训练重点,思考高考命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趋势,从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训练的实效性。
邢瑞老师建议考生,要在最后复习阶段实现学科能力的提升。学生必须要训练自己的历史思维,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避免答题想不到、想不深的情况出现。
此外,规范作答,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也很重要。邢瑞老师建议考生,平时试卷要标准化,专业用词要规范,不出现错别字,答题分层次。后期训练更要突出练速度、练感觉、练规范、练能力、练准确,训练试题的难度、能力、要求与高考相当,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不断发现不足并改正,得到提升。华商报记者 张超
>>名师简介
邢瑞,中学一级教师,宝鸡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同时兼任历史教研组长。工作20年来,始终站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带毕业班五届,班主任10年,工作成绩显著,曾多次获得高考教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称号。教学中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曾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十多篇。
新闻推荐
中滩路马路市场被取缔 商贩称每天摆摊都缴费渭滨执法大队:收费不合规,桥南片区将建多处疏导点
昨日上午,中滩路上,工作人员劝离商贩华商报记者宋秉琴摄昨日上午,长期以来占道经营的中滩路“市场”被取缔。商贩们抱怨断了生路,住在路边的居民高兴地说再也不怕凌晨被吵醒、出行太拥挤,但也有市...
宝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宝鸡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