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新闻 合浦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北海市 > 北海新闻 > 正文

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广西日报 2011-05-26 21:40   https://www.yybnet.net/

刘咏梅

文化旅游业融旅游景点、设施、产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一体,是当今极具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要求建设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把梧州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必须着力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

一、 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

文化与旅游相生相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按照人的审美要求,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时,注重对景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介绍,突出异质文化;注重发挥游客作为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使者的作用,让游客在不断体验、感受和认知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文化,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走出去”,实现文化交流融合,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实现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初级阶段向以文化旅游为主的高级阶段转变的重要途径。具体到梧州市来说,是把梧州建成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的重大举措,也是梧州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开发、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过程实际是体验文化、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近年来,梧州市围绕建设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的目标,着力打造区域性旅游休闲基地,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旅游产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广西平均水平,旅游竞争力不强,游客在梧州停留的时间短,人均停留天数远远低于周边肇庆、桂林、北海等市,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益还没显现等。只有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将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和旅游发展全过程,开发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来诠释旅游,才能使梧州旅游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旅游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梧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西江文明,为岭南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传播载体,梧州文化在全国影响力不大,甚至一些原本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文化,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逐渐处于弱势,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年轻一代遗忘。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好旅游载体,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梧州文化,有利于将梧州文化传播到各地,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同时,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对本地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对梧州传统文化的开发传承和保护意识,有利于带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推动梧州传统文化的复兴。

当前,梧州正处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实现旅游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特色岭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文化资源上看,梧州历史悠久,素有“岭南水都”、“文化古都”之称,曾是历史上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粤语发源地、中国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享有“世界人工宝石之都”、“鸳鸯秀水世无双”、“绿城水都、百年商埠”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美誉。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步形成了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宝石文化和西江文化等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从旅游资源看,目前,梧州拥有骑楼城-龙母庙-历史文化长廊景区、石表山景区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9个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国家森林公园,18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梧州还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重要水路和陆路交通咽喉,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节点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着力点

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对旅游的推动力。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在打造梧州历史文化名城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好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对旅游业的贡献不大的矛盾。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致力于发掘深厚的龙母文化、骑楼文化、宝石文化、山水生态文化、舞狮技艺文化、宗教文化、舜帝文化、粤剧歌舞演艺等,加大对地域文化的包装点缀,展示文化魅力,增强文化活力。运用现代手段打造文化精品,结合梧州的文化特点,编写历史人文丛书,拍摄电视剧、舞台剧、室内剧等,宣传梧州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积极发展创意文化,将龙母文化与动漫产业结合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影响力。加大文化对外交流力度,以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旅游的竞争力。

借助旅游平台,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地域间、区域间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必须借助好旅游平台,推动文化“走出去”,促进文化交流融合。要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开发文化旅游标志性纪念品,并通过旅游市场的大力推广使之成为游客的“必购品”,成为市际、省际、国际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必需品”,从而架起传播梧州文化的桥梁。结合梧州的文化特色,积极开发和提炼具有梧州地方特色的水上民歌、瑶族婚嫁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将其融入旅游景区,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注重娱乐欣赏和主体参与,满足游客体验文化、体验民俗风情的愿望,使这些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本土民俗风情活动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提升文化含量,力促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提升旅游的层次,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关键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要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将文化建设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做好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对已有的景区景点,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深挖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强化包装点缀,提高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对远期项目规划既要突出旅游特点,又要彰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元素,增强文化底蕴,渲染人文色彩。此外,要按照文化的不同类别,精心设计一批独具岭南文化魅力和吸引力的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西江生态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通过丰富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驻足停留,促使旅游行为由观光型向体验型、度假型转化,带动整个旅游产业发展。

运用文化手段,推动旅游服务水平提升。能不能在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更多文化内涵,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品质和前景。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导游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导游的旅游文化教育,使其了解掌握游览景点、景物及各种社会现象的文化内涵,努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穿到旅游的全过程。要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精心打造几家集客房住宿、中西餐美食、卡拉OK、园林茶艺、旅游景区、养生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星级酒店,重点建设江滨国际大酒店、国龙国际大酒店等项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把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文明引领行业风尚,树立文化旅游产业新形象。

注重创新,形成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是孤立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一个城市的起步时期,更需要发展进度的统筹协调、发展机制的合作互补。创新管理机制,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宣传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协调指导,使之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综合配套。创新投入机制,强化扶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化旅游业,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大胆涉足文化旅游业。创新人才机制,培养一支专业精、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中共梧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新闻推荐

开启北部湾千亿元产业新纪元

本报记者曾俊峰从2005年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开始,一直“产业短腿”的北海市就再也停不住飞奔的脚步:继2008年跃上223.36亿元新台阶后,2010年再次实现超越,达到365.9亿元……...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碧海蓝天更喜绿2011-06-18 21:30
猜你喜欢:
评论:(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