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包,实际上是衣服上滴兜。待沾化、利津、老滨县聂块咧管它叫活包,也许是时间久远把荷包叫成滴活包。
活包,尤其是西裤滴活包是上世纪50年代农村人十分羡慕滴。因为当时条件差,村里人木有穿西裤滴,都是土布缝制滴“大裤腰”裤子,木有裤活包。那时上级每年派干部到村里帮助工作,人们叫他们“驻村干部”。有滴“驻村干部”开社员大会,习惯一个手伸的裤活包里,一个手做周手势讲话。俺村滴大队长好模仿“驻村干部”滴样子,开会滴时候,木有裤活包便一个手抓周裤腰带,一个手做手势。裤腰带比裤活包靠上,总把袄角掀滴老么高,台下滴社员们一会儿看看台上,一会儿双眼对视,一会儿压低声音不知说啥,看那表情好像是说:木有裤活包,不该抓周腰带模仿“驻村干部”!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都富起来咧,老百姓告别咧土布“大裤腰”,与城市人滴穿着木啥两样。有滴穿上咧两个大活包和两个小活包,上边都有盖滴国防服;有滴穿上咧斜活包滴夹克服,连小孩们滴衣服上也都有咧活包。过年领周孩子走亲访友,亲戚们给孩子压岁钱,给孩子拿周怕孩子丢咧,给大人怕大人不好意思伸手去接,这时周把压岁钱干脆塞进孩子滴活包里。既解除咧大人滴为难,又避免咧孩子把钱丢咧!
□袁洪明(滨州)
新闻推荐
学校订购棉被 质监全程监督 “黑心棉”“垃圾棉”难进滨州市学校
□本报记者 李成强通 讯 员 安斌 王煦 本报讯 “黑心棉”、“垃圾棉”等伪劣产品将难以流入滨州市学校。日...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