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庆磊
本报讯 1月14日、15日,本报连续关注了滨州籍武汉大学医学院学生张松松的求职经历。目前,张松松已经与愿意为他提供工作岗位的沾化县富城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取得了联系,服务站领导表示随时欢迎他来服务站工作。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松松高兴,他终于有了可以实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可以不用在各大招聘会往返奔波;张松松的父母高兴,他们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全家的生活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也替张松松高兴,因为我们的一点努力,给他们家带来了希望。正如微博“武汉微闻”所说的,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就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像跟张松松一样,有着各种生活困扰的人。他们,可能身体上有先天性的缺陷,可能在一次不幸的事故中被夺走了身体的某一项机能,以至于他们的生活变得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们都愿意拥有普通人的生活,愿意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
张松松找到工作了,可能还有更多的张松松正在为工作发愁,对以后的生活陷入绝望。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的残疾人大学生每年有2000到3000人,在校生有3万到4万人。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残疾人员工,另一方面是许多残疾人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目前残疾人大学生一般是和所有毕业生一起进入就业市场,在如今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们肯定不占优势。
面对他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本报现推出征集令:寻找处于就业年龄段的特殊人群,只要您信任我们,我们愿意不遗余力地为您分忧;同时,如有爱心企业愿意为张松松这样的特殊人群提供帮助,都可以联系我们。为了帮他们完成心中的梦想,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他们送去关怀,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联系电话18654303454
■相关连接
市残联积极帮扶残疾人就业
记者在市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了解到,针对残疾人未就业群体,市残联有免费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实用技术等。在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基础上,市残联积极介绍残疾人到企业就业。今年1月份,山东省正在开展针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的就业援助活动。
据了解,去年,市残联通过“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十百千就业创业工程”,帮助48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培养扶持158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另外,新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16处,辐射带动残疾人2000余名。实施万民残疾人培训工程,共培训各类残疾人8053名。
■新闻追踪·《滨州籍硕士研究生求职越挫》后续
新闻推荐
▲《蓝旗袍》贾立峰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手心是爱手背是痛》贾立峰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本报记者 盛文强鲁北晚报:请...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