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 本报记者 王磊 摄
□本报记者 温庆磊
政协委员杨振华今年提交了四份提案,在《关于加快老城区改造的建议》中,他对滨州市老城区改造进行了关注。在杨振华看来,近年来滨州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新城区建设方面。他认为,与新城区建设相比,建筑密度大、人口相对集中的老城区改造则显得相对滞后。因此,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势在必行。在提案中,杨振华从四个“着眼”作为突破口,对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杨振华认为,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快老城区改造应以科学规划为重点,切实提高城市品位。一方面,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开发相结合。坚持规划的统筹性,老城区应与新城区楼容市貌接轨,积极利用新城区引导疏散老城区过量人口,完善老城区功能,让新城区成为老城区改造的延伸,老城区改造成为新区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相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应考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周边各商业建筑单独建设的地下仓库及地下停车场应预留接口,形成相互连通的地下工程系统。
老城区改造要着眼于市场运作,以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城市改造双赢。老城区的改造,应注意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整体价值。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之路。
杨振华在提案中提到,老城区改造应着眼于功能提升,以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加快老城提档升级。旧城改造不能是拆一栋房子又盖一栋房子,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把改造置于滨州未来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大格局当中统筹谋划,与城市功能完善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打造交通便捷、路网畅通的道路体系。以外部交通网为依托,打通内部交通环,完善老城区的交通联系,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改善城市交通秩序。二是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公共产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打造整洁优美、绿色人文的居住环境。加大对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的投入力度,合理布局绿地广场,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杨振华认为,滨州市老城区改造,不仅要在基础设施方面下工夫,还要着眼于文化彰显,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为亮点,突出城市风采。“滨州市老城区的改造,应使每一条街路、每一个片区的建筑、商业都各具特色,同时聚合成滨州市的城市文化特色。”杨振华建议,通过引进大型商业机构,提升老城区商业中心的辐射能力,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老城区改造的重点,使之成为带动城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闻推荐
近几年,滨州市市区内各类流浪乞讨人员有增多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也给违法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政协委员崔红霞对乞讨现象进行了关注和深入调研,提出了加强对流浪...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