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本报讯 1月7日,市政协副主席宋振华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报告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的提案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313件立案提案已全部办复,一批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和较为集中的群众利益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宋振华在报告中提到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利用提案形式履行职能、建言献策。一年来,共提交提案321件,其中,全体会议期间313件,闭会期间8件,经审查,立案313件。
截至2012年12月10日,立案提案已全部办复。其中,所提问题得到解决和基本解决的占45%;列入规划逐步解决或已采取解决措施的占49%;因受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近期内无法解决的占4%;因政策限制目前难以解决而留作参考的占2%。
在立案的313件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163件,占52%。推进黄蓝两区建设、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大沿海重大基础设施投入等问题,是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在办理过程中,像关于大力扶持开发区率先发展的建议、关于建立滨州潮间带贝类养殖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关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等许多建议被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
有关科教文卫体方面的提案94件,占30%。委员们围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文化强市建设、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加强社区公共健身场所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得到了承办单位的认可和采纳。如关于“平安校车”建设的建议,市委、市政府把“平安校车”工程列入全市重点工作和16项民生实事,全市“平安校车”工程相继实施。
有关民主法制、劳动人事、民生等方面的提案56件,占18%。如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设施建设、发展养老事业的建议,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建议,关于创新管理方式、畅通四级便民服务的建议等提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新闻推荐
>>“两会”静悄悄地开记者在采访中最直观的感受,和往年相比今年两会显得异常低调,现场布置少了花俏,显得更加实在。警车不开道了,不挂巨幅标语了,天上见不着飘扬的气球了,拱门、鲜花...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