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斐 通讯员 胡维娜 报道)7月20日,一场大雨袭城。上午九点半,记者来到位于渤海九路、黄河五路以南的城市防汛2号排水泵站时,该泵站的8台泵组已经全部开启,满负荷运转进行抢排积水作业。泵站站长张清华介绍,2号排水泵站主要担负着黄河二路以北、黄河六路以南、渤海七路至渤海九路之间区域的雨后强排任务,自凌晨三点左右,该排水泵站就开启了两台泵组,随着雨势的持续,凌晨四点半泵站的8台泵组全部开启。
“目前,市城区9个排水泵站的27台泵组大部分都已经开启,强排道路积水。”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李守华介绍。黄河三路、黄河六路以及黄河七路、渤海十七—1路等低洼、易积水路段出现了雨后积水,截至中午12时,城区大部分路段的积水已经基本排除。
市区部分路段出现积水现象,但主干道排水通畅
李守华介绍,在19日接到雨情预报后,市住建局启动了应急预案,对城市防汛排涝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类防汛工作人员及应急抢险队伍进入待命状态,调试机械装备、巡查河道明沟暗渠,做好各种抢险准备。自20日凌晨起,市住建局出动22支应急抢险队伍、人员300余人、机械装备30余台套,依据应急预案和分片包干区域,不间断巡查清障、排除险情,全力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这场降雨的特点是雨大、风急、持续时间长,但降雨强度及雨量没有严重超出市城区防汛排涝能力,结合人员、机械装备强排,对这场降雨予以了有效应对。”李守华说,从城区总体情况来看,虽然部分低洼、易积水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但城区主要干道排水通畅,未对市民出行和交通造成太大影响。这一方面得益于抢险人员、装备及时进行了疏通清障、抢排积水,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年来滨州市连续实施的老城区防汛排涝综合改造工程以及新老城区排水管道疏通清淤整治工程。目前,各应急抢险人员及工作人员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应对强降雨等各类情况的发生。
市城区已基本实现强降雨后积水当日排除
20日的降雨过后,市城区黄河三路、黄河六路以及黄河七路、渤海十七—1路段等低洼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李守华介绍,这些低洼、易积水路段离排水泵站较远、泵站辐射不到,同时排水管道老化严重、排水能力下降。滨州市将综合各方因素,对城区的这些易积水路段进行分批改造,同时还将配套完善强排泵站建设、增强防汛排涝装备,以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优化防汛抢排布局。
“当降雨量在单位时间内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时,就会出现积水现象,当积水严重时就会产生内涝。”李守华介绍,雨后积水排除需要一定的时间,截至当日中午12时,城区大部分路段的雨后积水已基本排除。目前,滨州市城区已经基本实现了强降雨后积水当日排除。
采取疏通整治排水管道等措施,减轻积水路段的积水
“虽然20日的降雨并没有严重超出市城区的防汛排涝能力,对于市民的出行和城市交通影响也不大,但我们城市防汛人员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滨州市城市防汛工作已经进入到了‘预警期\’。”李守华介绍,滨州市的汛期是6月至9月,其中主汛期是七八两个月。根据往年的惯例,降雨频繁、雨量大多发生在7月下旬及8月上旬,即常说的“七下八上”。针对这场降雨过后滨州市积水严重的路段暴露出来的问题,滨州市城市防汛人员将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疏通整治排水管道等措施,再遇强降雨时尽力减轻这些路段的雨后积水。同时,城市防汛人员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强降雨。
新闻推荐
...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