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抽屉里那红色的新农合证件,一件往事便涌上心头。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可偏偏这时奶奶得了重病。她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难以忍受的痛苦,骨瘦的手如同干枯的树枝。父亲急匆匆把她送进县医院进行救治。
奶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药费花了四万多元。这么多钱对于我家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的父亲是一名泥瓦匠,由于在外施工时不幸被砖头砸伤腰部,不能干重活,只能赋闲在家休养。父亲走亲戚,访邻居,四处为奶奶凑医药钱,仅仅凑了几千元。到哪里能凑齐这四万多元呢?父亲呆呆地坐在板凳上,眉头凝成了疙瘩。母亲在一旁暗自伤心,中午饭也没有开锅。阴霾笼罩着家人的心头。
我放学回家,看到愁眉紧锁的父母,忙问:“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正为你奶奶的医疗费而犯愁呢!”母亲低声地说。“咱家不早就加入新农合了吗?”父亲恍然大悟,腾地从板凳上站起来:“你看我这记性,要不是你的提醒,我要耽误大事了。”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携带着证件就直奔县医院,奶奶的医疗费政府给报销了三万六千多元。父亲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奶奶感激地说:“要是在旧社会,我必死无疑。是新农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是啊!党的医疗保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给困难群众带来了一缕光明,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丰年不忘及时雨,盛世不忘党恩情。”是谁给勤劳善良的人们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民生工程,是党的好政策!我要努力工作,励志进取,把多彩的青春无私地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新闻推荐
国庆长假,我一如往年,急匆匆地回了老家,和父亲并肩作战,忙起秋收秋种。 看着金灿灿的玉米,望着黄澄澄的豆粒,父亲乐得合不拢嘴,成就感十足...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