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雕塑
在蒙城自古有:“半个蒙城县,五座战国城”之说。
这真是个很具诱惑力的传言,更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许久以来,古城一直是心中的一个结,如一本线装古书静静地躺在博物馆内,等待我去查阅、去开启。我深深地知道古城上的每一块残砖碎瓦都记载着它的艰辛与漫长,就像一部古城岁月的风云史,记录着古城的繁华与落寞,鼎盛与衰败,所以,开启古城的文字之旅是很有必要的行程。
蒙城地处中原腹地,历代兵家必争。据专家考证,仅在涡河以北,半个蒙城县的区域内,就有大大小小五座战国乃至战国前的古城遗址。分别是:漆园古城、殷墟北蒙、礼城、瑕城和赵集古城遗址。
县城东北行二十公里左右,北淝河北岸,有一座古城,古称瑕城,春秋时期,为楚国名邑,今为板桥集镇乌集村。古城垣大部被毁、小部分突出地面,规模已无法确切计算,大约在四平方公里左右。古城内外,时常出土战国时的陶器残片。
前595年,楚庄王遣申舟使齐,挑衅宋国,遭到宋文公及右师华元等人的反感。宋国人一不做二不休,杀死申舟,楚庄王即可以此为借口,向宋国出征。楚庄王亲率楚国精锐部队包围宋国都城。面对楚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宋文公带领臣民坚守城池长达半年,城内已是易子相食,饥寒交迫。至前594年五月,攻守双方都不能再坚持。楚庄王下令撤军,与宋国握手言和。自此长达数月的跨年度攻坚战,虽以楚国无功而返而告终,但也让中原诸侯谈虎色变。
《水经注》记:“北淝水又东,积而为坡,谓之瑕坡,城水又东南经瑕城南。”翻开《史记·楚世家》,即是楚庄王“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拆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回师瑕坡,筑瑕城。”这便是蒙城这块地方,从属宋转而属楚的开始。瑕城,是楚国在蒙地建立的第一个城堡,也是楚在参与中原争霸的重要见证。
如此厚重的古城,历史的价值不说,文化的魅力神奇,应该是一个无法开启的宝典。古城的神秘,古城的从容,是一座宝藏,蕴藏着漆园老城的沧桑、变迁,封藏着蒙城在历史长河里的璀璨。我感觉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凝聚着文化的厚重,于是,我在古城里静静地等,等一个远行未归的游子,等一个守候千年的情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葛新胜)春节临近,为让全镇群众能更好地收听到广播,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致富信息等,蒙城县马集镇组织文化站人员,对全镇13个村350多个“村村通”广播进...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