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亳州市民接力当选“中国好人” 3市民入选11月份中国好人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1位“中国好人”

来源:亳州新报 2011-12-05 17:26   https://www.yybnet.net/

“既然生下他,就要尽力照顾好”

本报讯(孟龙)中央文明办昨日公布2011年11月份“中国好人”名单,亳州市又有3人当选,他们分别是“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袁素英、“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罗月英、“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邓雷。

“自2008年中央文明办开展月评“中国好人”以来,亳州市已有4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成为亳州市道德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上月底召开的亳州市第五届公民道德论坛上,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时侠联在论坛上深情地说。

谁能想到,连医生都断言不能活20年的他,却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活了29年;谁能想象,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他,在母亲的帮助下靠自学出版长篇小说,在短暂一生中活出了残疾人的价值和尊严。蒙城县小辛集乡袁素英,用自己伟大的母爱,为儿子的29岁的一生撑起了一片尊严的天空。

袁素英的儿子张秀涛在7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医生介绍说,这种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最多能活20年。对此,袁素英认为:“我既然把他生下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能多活一年就多活一年,就要尽力照顾好他。”为此,袁素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亲友邻居能借的都借了,再苦再难,她始终不放弃坚定的信念。

为了能让儿子多活一年、为了让儿子活得有尊严,袁素英为儿子买来了收音机、电视机,甚至在日子过得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节衣缩食买了一台电脑,让出行不便的儿子有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在袁素英这样一个身患多种疾病的农村妇女支持鼓励下,张秀涛不仅学会了认字,慢慢地还写起了文章。

张秀涛开始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有尊严了。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有一天,张秀涛对袁素英老人说:“妈,我想把咱娘俩的故事写成小说,我要当一名作家!”

听到儿子说出这样的话,袁素英老人眼里流下了高兴的泪花:“好儿子,这个想法好,妈支持你!”

在袁素英的全力支持下,2005年,张秀涛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孤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然而在2009年春天,年仅29岁的张秀涛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生命进入倒计时。面对死亡,张秀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

张秀涛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有一天,他对妈妈袁素英说:“妈,看来这次咱娘俩真的要分开了,你伺候我这么多年,我没能给你端过一碗茶,孩儿怎报答!让我再叫一声娘,让我再喊一声妈!”

望着儿子,袁素英是那样的生死难离:“让娘再看看儿的脸,泪如雨下;让妈再拉拉儿的手,心似刀扎……”

儿子离开后,袁素英强忍悲痛,完成了张秀涛志愿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回报社会的想法,并与深圳市红十字协会签订了人体器官捐赠协议。

“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罗月英:

“我的要求不高,就是不能看老人受罪!”

丹心伴日月,儿女千般情。今年41岁的罗月英,把五保老人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伺候,敬老院的老人们都说:“只有俺们想不到的,没有闺女做不到的。”但她却说:“我的要求不高,就是不能看着老人们受罪!”

仅有初中学历的她,在17岁那年,来到了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一个新建的村级敬老院——黄楼敬老院任服务员。

从此,她便把五保老人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伺候,让他们安度晚年。五保老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必须要给予特殊的照顾。1984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深夜,忙了一天的罗月英刚进入梦乡,就有人急促敲门把她从梦中惊醒,原来是双目失明的屈清云老人发高烧昏迷了。罗月英没来得及多想,急忙起床,把老人架上板车,冒着寒风,踏着冰雪,艰难地把老人送往医院抢救治疗。医生说多亏来得及时,不然老人就有生命危险。

大年初一,她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送到这位老人手中时,老人感动得哭了:“月英啊,多亏了你!要不这饺子恐怕我就吃不上了。”

在院里,她把老人们的衣服铺盖拆洗得干干净净,尽量让老人们顿顿都能吃上可口适宜的饭菜,有空了就扶老人们出门散步、晒太阳。

整个五马镇120户军烈属、64户五保户和200户困难户的家庭情况,她都了如指掌,被“五保四属”们亲切地称为“活帐本”。谁家有困难,她便立即出现在谁家。革命伤残军人魏大爷,由于多年受残疾折磨,再加上生活困难,心情烦躁,罗月英经常抽时间来到他家,促膝交谈。慢慢地看着老人像个孩子吃得可口、睡得踏实,罗月英心里才算是“舒坦了”。

老人们见人都说:“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比亲闺女对我们还好呢。”她经常说:“我的要求不高,就是不能看着老人受罪!对这些老人,我觉得没什么遗憾,能做的我都做了。”

“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邓雷:

“如果我不去帮助,良心上会不安!”

“面对车祸现场,邓雷第一个赶去营救,并将伤者送往医院……一桩桩、一件件,英雄并没有因为世间存有非议而止步不前!”在11月24日,在市行政中心举办的市第五届公民道德论坛上,来自涡阳县文化局的柴阳阳在演讲中对邓雷行进了深情的讴歌。

邓雷,涡阳县标里镇标里村村民,今年38岁的他多年来见义勇为,谱写了一曲曲英雄之歌,乡亲们亲切地喊他为 “平民英雄”。

2009年11月1日上午10点钟左右,刚从街上买菜回到家中的邓雷忽然听到“咣当”一声巨响,他急忙从店里跑出来看,发现正对着自己店面的标里中学大门楼被一辆大货车撞倒,门楼正砸在大货车车头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邓雷急忙拨打了110报警电话,随后跑过去用自己的双手扒,肩膀扛 ,双手磨烂了,肩膀刮破了,此时的邓雷只想着坚持、坚持、再坚持!

“先救人!当时我啥也没想,也来不及想!”他丝毫顾不上随时还有可能砸向自己的摇摇欲倒的大门墙垛。十几分钟后,副驾室的车门终于打开,驾驶员已经当场遇难,副驾驶身受重伤。他背起伤者就向镇卫生院跑去,刚跑了几步就听到又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大门墙垛再一次砸向了车头。

此时的邓雷也出了一身冷汗,晚跑一分钟自己也有可能跑不出来。

事后,车主登门道谢,拿出3000元感谢金,邓雷说:“出门在外都不容易,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的驾驶员已经在这次车祸中不幸遇难,我能理解你此时的心情,钱我是绝对不会要的。”

邓雷在今年的7月11日又一次诠释了什么叫见义勇为,什么叫挺身而出!

那天午饭后,他正坐在家中喝茶准备午休,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邻居家的二楼着火了。他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拨打119报警,随即拎起水桶冲进火灾现场,抢救财物隔阻火路。

眉毛烤焦了,头发燃着了,皮肤烧伤了,他对自己的安危丝毫不顾,只想着扑灭大火,抢救财物,减少损失。后来在消防官兵的抢救下,大火被扑灭了。经调查发现,大火是电线短路,将吊顶的塑料天花板引着造成的。“如果不是邓雷抢救及时,报警及时,火灾将蔓延到周围几家,后果将不敢想象。”参与抢救的消防官兵说。

据标里居委会的同志及周围的群众说,邓雷这几年做的好事都无法统计。他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急他人之所急,尽其所能帮助有困难的人,乡亲们都亲切的喊他“平民英雄”。每当与他谈起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时,他却显得平静如水,笑着说:“我是普通人,见到别人有困难,如果我不去帮助,良心上会不安!”

新闻推荐

照顾女儿32年母亲候选“中国好人” 本月亳州市5人入选

本报讯(记者 孟龙)只要有爱,生命不朽。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71岁的老人丁秀兰,32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女儿的事迹日前经本报报道后打动了无数读者,被亲切地称之为“伟大母亲”...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亳州市民接力当选“中国好人” 3市民入选11月份中国好人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1位“中国好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