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安驰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生产车间
重啤亳州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线
“中国好人”许张氏收到喜报高兴地笑了
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通车
一市民在表演华佗五禽戏
·编者按·
为全面展示2011年亳州市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进一步营造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速崛起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亳州晚报社、亳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了2011年度亳州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经过市民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结合领导意见,最终确定了2011年度亳州十大新闻。现将2011年度亳州十大新闻刊登如下:
1、市第三次党代会、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顺利召开
2011年9月18日至20日,中共亳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二届市委和市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亳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9月20日,中共亳州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常委和书记、副书记。方春明当选市委书记。2011年1月10日和9日,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分别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选出了新一届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班子。方春明当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沈强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振宏当选市政协主席。大会的召开为亳州未来五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亳州市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2011年以来,亳州市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抢抓机遇,奋力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强劲、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民生工作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初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15亿元,同比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62.17亿元,增长46.7%,增幅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350亿元,增长40%,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0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5620元,增长20%,创建市以来最高水平。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好于全省,并皖北靠前。亳州市在跨越赶超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3、江淮安驰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开建
2011年11月7日上午,江淮安驰公司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在蒙城举行奠基仪式。江淮安驰公司年产15万台微车项目位于蒙城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3.58亿元,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形成年产微车15万台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带动关键零部件及物流产业15亿元。江汽集团入驻蒙城安驰,特别是15万台微车项目的建设,意味着亳州市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现代化工艺的汽车制造业,必将有力地带动相关配套产业,提升全市的产业规模和层次。除江淮汽车外,修正药业、联滔电子、雨润集团、海螺水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在亳州市纷纷落地,产业集聚效应正逐步显现,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有力促进了亳州跨越赶超、快速崛起的步伐。
4、亳芜工业园、古井产业园开建
2011年3月份,亳州市与芜湖市签订《芜湖市亳州市合作共建亳州芜湖工业园协议》,标志着亳芜工业园建设启动,成为拉动南部新区建设的一个新引擎。6月3日,古井产业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产业园占地1205亩,定位于“酒产业、酒文化、酒旅游、酒生态”四者融合,对于提升亳州市白酒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全市白酒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至此,亳州市形成了亳州工业园等5个省级开发园区以及古井产业园、亳芜工业园为引领,乡镇工业功能区全面推进的园区建设格局,为亳州市工业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亳州市5个省级开发园区扩区17.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19.7亿元,新入驻项目135个。3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完成投资40亿元,入驻项目223个。
5、亳州市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2011年,亳州市以实施“十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预计总产达93.9亿斤,较上年的92亿斤,增加了2.07%。其中,在夏粮生产过程中,亳州市遭遇了6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经过全市人民的齐心抗旱保苗,夏粮生产再夺丰收。全市645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70公斤左右,总产303万吨,成为继2004年之后的第8个夏粮丰收年。2011年,涡阳县、蒙城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谯城区、利辛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这表明亳州市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6、谯城区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2011年7月16日,中国老年学会发布公告,宣布亳州市谯城区、广东蕉岭县、江苏省潥阳市、广西昭平县四个地区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迄今为止,获得这一殊荣的地区增加到20个。谯城区成为安徽省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作为中华药都,谯城人民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下,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遵循着养生之道,民间以食物疗法为基础的药膳、药茶、药粥、药饮等随处可见。作为中华武术之乡,全区人民体育活动开展广泛,体育设施遍布城乡,练就人们强健的体魄。另外,谯城区气候湿润,雨量适中,季风明显,日照充足,这也有利于人们健康长寿。
7、3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近年来,亳州市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自2008年以来,在中央文明办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亳州市每年都有“好人”入围,到2011年底亳州市共有5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仅2011年就有3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入榜人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省第一。这些好人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爱岗敬业,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他们在完成自身道德模范塑造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亳州人不薄”的淳朴品质。
8、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通车
2011年12月12日,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举行通车典礼。泗洪至许昌高速公路亳州段全长39.5公里,起于亳州市与永城相邻的郑楼附近,经亳州市向西延伸,终点位于亳州市与鹿邑县相邻的郭楼附近。同日,济祁高速公路利辛段举行开工典礼。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的通车和济祁高速公路利辛段的开工建设,对加密鲁豫皖快捷交通网,振兴皖北地区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9、华佗五禽戏成为亳州市第二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佗五禽戏名列其中。这是继二夹弦之后,亳州市第二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五禽戏由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整理总结而成,是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目前,作为华佗五禽戏发源地的亳州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五禽戏“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普及推广活动,10万多名群众成为五禽戏的爱好者。
10、市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
2011年12月22日,安徽省卫生厅正式下文批准市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市医院始建于1949年,多年来一直在亳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该院抢抓医院等级评审良机,不断在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制度规范、学科建设、文化建设、设备投入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在11月16日进行的综合性医院等级评审中,市医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评审验收。这不仅标志着市医院成为亳州市卫生系统第一家荣获“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也意味着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许发夫/整理 张延林/图)
新闻推荐
亳州市开展人口和计生 集中服务活动 时侠联指出:要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本报讯(记者 张珍)2月9日上午,全市2012年统计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第一次调度会召开,市委副书记时侠联参加会议并讲话。会上,蒙城县、涡阳县...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