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保林合作社的社员正在对农机进行检修。刘心珠 摄
渴望破解贷款难
通过对亳州市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走访发现,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出数量迅速增长、兴办主体多样、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越来越强等特点。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贷款难、人才短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但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上依然呈现出多点开花、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标准、高效益、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异常广阔。
尽管眼下用来收割小麦的大型农机还处于“休眠”状态,但涡阳县城东镇保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邓保林,依然会叮嘱农机维护人员对合作社的农机进行定期维护。
“再过几个月小麦就可以收割了,这些‘大家伙\’到时候就要在麦田里大显身手了。”邓保林说的“大家伙”就是他们合作社里的大型农机。
成立于2009年10月的保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现有参股农机成员35人,土地参股756人,参股土地1329亩,拥有各种大型机械49台,中型及植保机械81台,并设有自己的综合农机维修服务站,2011年该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这个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合作社, 年播种能力达2.5万亩,收割能力3万亩,浇灌植保服务覆盖合作社所在的田小庙村。
“合作社对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统一农产品销售和农用物资购进,使入社农户每亩土地可节省30-50元费用。”邓保林说,合作社计划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增添服务机械,但资金短缺、贷款困难,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邓保林说,他想用合作社里的机械办理抵押贷款,增加一些流动资金,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但现实是农机具抵押很难贷到款。
位于蒙城县白杨林场的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经营出口型蔬菜基地2000亩,去年该社生产的宝塔菜、荷兰豆、日本大叶菠菜等7000多吨优质蔬菜,全部出口到日本,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余万元,每亩经济效益达4000元,直接为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禾兴合作社的理事长陈文芳今年又谋划着继续扩大规模,但资金问题也让她感到为难。“我们合作社发展得很好,但缺乏有效抵押物,在银行很难得到贷款支持,这就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另据了解,由于合作社是新兴事物,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又受到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很难吸引到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到合作社发展。
服务能力待加强
一个规范的产销专业合作社应该做到“统一供种、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培训、统一销售、统一品牌包装及认证”的“六统一”服务,而目前一些合作社服务能力不强,多限于产前统一农资采购、产后统一销售服务这些环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合作社只是“扮演”着销售中介的角色。合作社仅仅是将社员的产品介绍销售给外地客商,合作社从中提取费用,而不是统一收购后再统一对外销售,农户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战”,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较为松散。
另外,还有些合作社在统一技术和生产标准方面难以真正落实,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产量,也不利于打造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形不成规模效应,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目前亳州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保持合作社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规范化建设,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据了解,国家为了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注册门槛的设置很低,只要五人以上联名,到工商部门即可注册成立合作社。农业部门虽然是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但无法在合作社成立之前进行初审把关,这在促进合作社遍地开花、迅速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增加了管理难度,特别是合作社成立以后,对其经营、发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很难做到及时、有效的监管。
发展前景很广阔
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贷款难、人才短缺、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但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上依然呈现出多点开花、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标准、高效益、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异常广阔。
谯城区庆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08年成立之初,为3000亩土地提供植保服务,目前服务面积已经扩大到7000多亩,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并且在利辛流转了3000亩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实现了跨区域服务。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规模种植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新生代的农民在农业种植方面缺少经验,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从业生产,热衷外出务工,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职业农民\’为他们服务,这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庆明合作社理事长孟庆明说,他把服务的田地进行了网格化管理,每一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既确保了丰产丰收,也赢得了农民的认可。
日前,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就对涡阳县恒洲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蒙城县丽凯种植专业合作社、利辛县广源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谯城区天意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十家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表彰,对合作社在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调查表明,合作社希望在业务培训、示范社建设等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指导;同时也希望在财政、信贷、政策优惠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扶持,增强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在技术、人才、产销对接、土地流转、合作社法规宣传等方面加强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亳州市将新增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设129公里,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获得的信息。今年,亳州市承担的南洛高速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