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公司屠宰车间
金源化工厂生产厂区
通孚礼品公司
华洋纺织车间
建设现场如火如荼
乡镇工业功能区是小城镇的重要功能区,是乡镇工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是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亳州市计划在2010年至2012年,建设5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加快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步伐。
蒙城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一直在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该县的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内,不仅能看到各功能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还能看到一些已经投产的企业正在加紧生产,乡镇工业发展渐呈集聚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运料车来回穿梭、搅拌机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搭建施工架……4月10日下午,在蒙城县双涧镇工业功能区内,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直观地告诉人们,这个功能区建设正处在快速推进期。
双涧镇工业功能区是亳州市乡镇示范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启动区1000亩,功能区主导产业以化纤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服装制造为主。目前,该功能区已经入区并投产的有混凝土搅拌、鬃业企业、纸品制造、面粉公司等7家企业,它们的总投资达1.2亿多元。
同时,该区还有9家企业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它们有的来自本地,有的则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而来。
“我们这些天都在赶施工进度,企业的投资方想尽早投产建设,我们的劳动强度就要大一些,不过我们肯定会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再快也不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工地上,忙着操控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人李师傅说。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和返乡创业者发展,双涧镇工业功能区还建有标准厂房,目前双涧棉布厂、双涧节能灯管厂、柔和冷冻食品加工企业、木艺加工企业等五家小企业已经开始在厂房内生产。
功能区要有大发展,就要努力招商,引进大项目。通过双涧镇党委、政府的努力,已有在谈项目6个,其中有投资高达14亿元的化纤纺织项目,以及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机电加工项目。
据介绍,双涧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打造“经济标杆强镇,项目承接新区,环境优美名镇”。从扩大经济规模、提升经济质量的目标出发,把工业功能区开发建设作为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互进的战略目标来实施,力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一个先进的乡镇工业基地。
双涧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只是蒙城县8个功能区建设的缩影,在《蒙城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意见》、《蒙城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扶持办法》等政策的支持下,该县的板桥、岳坊、庄周、漆园、范集、乐土、许疃等地的工业功能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和双涧镇一样,蒙城县庄周工业功能区发展速度也很快,功能区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产业集聚效应正日益显现,现已有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对全县工业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
日前,本报记者在庄周工业功能区内采访时看到,园区内华飞缝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缝纫机台板机架,已经填满了两辆大货车的车厢,正整装待发,这些产品将连夜发往宁波。
“我们生产的产品都不够卖的,销售状况非常好。”企业负责人杨飞告诉记者。
而距离华飞缝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不远,也有一家缝纫机配件厂,它是由返乡创业者冯钰创办的,可年产缝纫机头4万个。两个相似企业产品上的互补性,对两家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原先在庄周工业功能区内,曾经拥有汽车销售、汽车改装、建筑建材、印刷制本、电子纺织、家具制造、服装加工、机械制造、门窗加工、汽车维修、农资生产等门类,但项目的面面俱到也有其弊端,存在项目建设分散,产业行业分散,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企业投资成本增加,污染排放难处理,集聚效应难形成等诸多问题。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是蒙城县庄周工业功能区发展的重要方针。 “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必须加以改变,否则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庄周办事处党委书记方振勇说。
近年来,庄周办事处提出了工业功能区要“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集聚,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工业经济”,已初步形成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功能定位比较明确、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行业特色比较鲜明、集群发展初步形成的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目前,庄周工业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三大板块:以汽车销售与改装、维修服务、零配件制造与销售为主体的汽车板块,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肉食加工、面粉加工、食品饮料为主导产品的轻工业板块,已入驻企业7家,总投资在3.5亿元左右;以印刷制本、文具制笔为主的印刷企业板块,已入驻企业22家,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
“三大产业板块的初步形成凸显出工业经济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的凸显,也促进了庄周工业功能区的发展。”方振勇说,2011年新入驻工业项目33个,规模企业个数达17个,其中2011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亿多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5亿元。
乡镇工业迎来春天
2011年是全市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年,蒙城县8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开工项目117个,新增基础设施投资3亿多元,工业性投资完成18亿余元,整体推进势头良好,功能区已经成为乡镇工业发展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蒙城县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工业经济基础不断夯实,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镇域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功能区迎来发展的春天,得益于蒙城县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创新机制和科学规划。
在推进乡镇为工业功能区建设实施过程中,县政府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推进领导小组, 8个乡镇为工业功能区建设实施乡镇,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奠定了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的组织基础。
另外,创新理念、强化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功能区健康发展。8个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都在3000亩以上,蒙城县按照“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注重质量,突出重点”的原则,立足于汽车产业、木材加工、农副产品(肉禽)深加工,矿区非煤产业(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纸品印刷6大主导产业,进行了合理的定位。
2011年蒙城县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考核奖励,这也为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蒙城县制定出台的《蒙城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意见》、《蒙城县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扶持办法》等扶持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的配套政策、考核奖惩措施,为乡镇工业功能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的“县经济开发区”与“乡镇工业功能区”联系挂钩制度,加强了经验交流、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这种创新的机制和健全的政策,成了工业功能区腾飞的“助推器”。
据介绍,今后蒙城县将继续强力推进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强化全民创业孵化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投入,让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的工业功能区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新闻推荐
福士特服装生产车间江淮安驰汽车生产车业全森木业生产车间产业集聚雏形显现清晨,漫步于蒙城县城南新区、经济开发区和道口工业园区,一...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