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前公布,亳州市共有18处文物遗址新入选,其中包含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集遗址、城父遗址、峨眉山古墓葬、四女汉墓群、义门清真寺……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处获悉,加之新入选的文物单位,目前亳州市共有36处“省保”单位。
据了解,此次核定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173处,分古遗址26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80处、石窟寺及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2处以及其他类8处,此外还有9处文物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列入名单。
在此次入选“省保”单位名单中,亳州市共有18处文物遗迹入选,分别为古遗址7处:牛集遗址、禅阳寺遗址、红门寺遗址、程井遗址、城父遗址、金不换酿酒古窖池、高炉家酒酿酒古窖池。古墓葬两处:峨眉山古墓葬、四女汉墓群。古建筑4处:古淝公所、义门清真寺、张虚谷宅、城里清真寺;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处:马玉昆府第(含涡阳马玉昆公馆)、姜桂题公馆、涡北基督教堂(含亳州一中白楼)、阚疃天主教堂、陆建章宅。此外,蒙城县明代明伦堂合并入第四批省保蒙城文庙。
市文物处文物保护科科长侯永介绍说,这次入选的“省保”多数为原有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省保”后这些文物在原有的保护基础上,保护级别及文物价值都将得到提高,并对繁荣亳州市文化事业、促进文化强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据了解,目前亳州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
(记者 丁静 实习生 詹焕焕)
新闻推荐
扬“好人”精神 评“最美乡村” 亳州市向获得6月份“中国好人”代表送去喜报和关爱,并考察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评选候选村
喜报送给中国好人。□本报记者 蒋海涛 实习生 周路 李亚飞弘扬精神, 为好人送喜报上...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