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5日,正当人们享受国庆长假的时候,蒙城县漆园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农艺师房蒙影仍在前王村的田间地头忙碌着,他负责的玉米振兴计划示范片的1.1万亩玉米开始收获了,预计亩产600多公斤的成绩让他感到三个多月的辛苦是值得的。
6月15日,小麦收割后,前王村的1.1万亩土地上就统一种上了“丰乐21”、“益丰29”两个品种的玉米,从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到收获,平均两三天房蒙影就要到这块地里来一趟,指导农民进行玉米高产攻关。作为前王村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技术负责人,他直接指导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玉米生产,然后每户科技示范户再带动20户农户。在他的指导下,示范片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机播、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田管、统一机收”的“五统一”模式管理。
这几天,谯城区古井镇赵楼村李继德的心情也特别的好,每亩地多收的100公斤玉米,让他从心眼里感谢那些农技人员。去年李继德家的玉米平均亩产450公斤,今年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他家的玉米也采取了“五统一”管理模式,亩产能达到550公斤。
为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亳州市每年组织120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活动,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技人员以提高小麦、玉米单产为目标,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集成推广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四项关键技术;在玉米生产上,重点推广机播一体化壮苗技术、机收一体化增产技术和田管轻型化栽培技术三项关键技术。
“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的农技推广,促进了亳州市小麦、玉米增产增收。午季,全市小麦平均亩产502.1公斤,总产60.5亿斤,成为全省首个“小麦亩产千斤市”;秋季,全市300多万亩玉米将再获丰收,预计每亩比去年增产12公斤,全市将增收4000多万公斤。
(陈显锋 蒋海涛 贾飞)
新闻推荐
王振获得了海南大学“十佳励志大学生”荣誉称号王振正在复习功课准备考研一家人正欣赏赵健制作的音乐视频正在演唱的赵健王振: 脚步蹒跚的求索者 ...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