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到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都可见到肺结核肆虐的身影。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肺结核早已从曾经的绝症变成今天的可防可治。但不幸的是,肺结核目前仍然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记者获悉,日前,《亳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出台,加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结核病人处于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前列
结核病是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和系统,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肺脏,所以也叫肺结核,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安徽省三大重点控制传染病之一。
亳州市历来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2002-2010年,全市共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万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1.8万例,避免了12.6万健康人感染结核杆菌,有效遏制了结核病疫情上升的势头。
但《亳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指出,亳州市结核病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资料显示,近年来,肺结核报告发病人数始终处于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耐多药结核病危害日益凸显,每年均发现多例新发耐多药患者,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以耐药菌为主的结核病流行态势;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人数持续增加,防治工作亟待加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这其中,耐多药结核病危害日益凸显,尤其值得警惕。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治疗一般不能少于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否则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费用更大,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发现并治疗结核病人13102人
《规划》中提出,为进一步减少结核病感染、患病和死亡,切实降低结核病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最大程度减少群众因患结核病致贫、返贫现象。到2015年底,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全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并治疗人数达到13102人;全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以县(区)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使用率达到100%;所有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痰培养,市级结核病实验室开展药敏试验;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市级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90%,谯城区、利辛县、蒙城县等艾滋病流行重点县(区)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的筛查率达到70%;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
多项措施防治结核病
你可能不知道,结核病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都有可能感染他人。因此,尽早发现患者,规范治疗,对防治结核病尤为重要。在《规划》中,亳州市出台了七项措施,防治结核病。
加大筛检力度,尽早发现患者。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落实肺结核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报告和转诊制度。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肺结核可疑者免费提供痰涂片、胸部X线检查等诊断服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结核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羁押人群等高危人群以及老年人、学生、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规范患者管理,提高治疗水平。定点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治疗和随访检查,规范开展辅助检查和辅助治疗。提高门诊结核病病人在医保和新农合医药费报销比例,对生活困难的活动性结核病病人的治疗费用,通过省政府重大传染病免费救治民生工程资金予以补助。
加强流动患者管理,完善防控机制。各县区要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转诊、接收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结核病专报系统,落实跨区域结核病患者管理机制。
同时,通过扩大耐多药肺结核诊疗覆盖面,遏制耐药菌传播;完善双重感染防治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加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等措施防治结核病。 《规划》中同时明确,将结核病防治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
什么是新涂阳肺结核病
新涂阳肺结核病是指新发现的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病。将病人的痰液放置吐痰玻璃片上用显微镜检验,若呈阳性反应,表示其患有肺结核病。这是目前临床上快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记者 杨文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十八大报告提出,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2月7日,蒙城县小辛集乡民政办负责...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