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与爱同行 汇聚正能量

来源:亳州新报 2012-12-31 16:55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左一)帮瓜农卖瓜丁静 摄

“问好” 挺起亳州精神脊梁  

从2008年5月到2012年5月,亳州市共有6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今年6月底,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亳州举行,面对这次全国性的交流活动,本报策划推出《问好》特刊,既回答社会关切,引领舆论导向,又向国人展现“厚德亳州 道德之乡”的精神风貌。

向好人问好,好人榜样是激励我们向上的力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面孔,在新时代里诠释了厚德亳州、道德之乡的丰富内涵。问好人因缘,为何亳州好人面孔近年来频频闪现?是怎样的土壤培养出了如此多的榜样?他们又为亳州的和谐发展带来怎样的引领效应?

在这组策划中,本报又重新报道了“中国好人”队伍中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最美母亲”许张氏、“编外警察”赵玉富、“小麦巨人”刘伟民等。这些来自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道德风尚倡导者,或以一己之力帮助一个群体,或默默付出撑起一个脆弱家庭,或舍身成仁救助他人……

他们以自己的道德光芒,照亮了药都大地,悄然改变着亳州人的精神世界,在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形成了“好人现象”,推动了亳州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也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力量。

这些人、这些事或许有些人耳熟能详,或许有些人偶有听闻,但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小爱”之举,却奏出了守望相助的大爱乐章,成为亳州市乃至全省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群体、新亮点。

记者 刘心珠

“希望工程‘圆梦大学\’”: 只为“一个都不能少”

7月份起,亳州晚报联合共青团亳州市委共同主办了希望工程2012年度“圆梦大学”行动。

本次“圆梦大学”行动以2012年被全日制普通高校(二本以上含二本)录取,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为帮扶对象。为了提高活动的效率和透明度,7月10日,本次活动的官方新浪微博“圆梦大学行动”正式注册开通,不仅是方便贫困学生报名,也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爱心助学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除了报社的热线不断接到求助和爱心电话,微博更是不停地被报名的贫困学生和爱心人士刷新。看着涌现的爱心款和受助学子的笑颜,我们报道的同时也深受感动。虽然无法让所有的贫困学生都得到资助,一直是我们深感遗憾的事情,但我们从未停止过帮寒门学子圆梦的脚步。

十年来,“圆梦大学”行动已经帮助数千名贫困学子步入大学殿堂。

“一个都不能少”,目前也许还无法实现,却是我们的“圆梦行动”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

记者 李锦文

“多买‘爱心瓜\’ 送瓜农清凉”: 果蔬滞销 媒体搭桥

7月26日起,《卷起裤腿,咱也当一回瓜农》、《走进瓜市,甜蜜背后有苦辣》、《多买“爱心瓜” 送瓜农清凉》这组走基层稿件见报后,新闻热线电话不断响起,对方均是意愿购买“爱心瓜”的爱心企业、单位及市民。

受此影响,谯城区其他乡镇瓜农的“滞销瓜”也销路大开。短短几天,约2.5万斤“爱心瓜”迅速售出,很多瓜农们免去了烈日下独自守候的煎熬。一车瓜从瓜田到销售地点,往往两三个小时就销售一空。

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如何让常态话题成为焦点?利用“走、转、改”的契机,亳州晚报策划了记者帮瓜农卖瓜的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切身体验,不仅记录了瓜农们的辛苦、勤劳,更是在传播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

由于当时天气比较热,在选取体验对象的时候,记者就把目光放到了早出晚归的瓜农身上。西瓜从田地里运到市民身边,经历了哪些过程?瓜农们流了多少汗水,体味了怎样的酸甜苦辣?记者走进谯城区十河镇张桥村田成明的瓜田里,从摘瓜、搬运到进城销售,切身感受了瓜农的艰辛。

除了帮助瓜农卖瓜,记者还帮着菜农卖菜。价格低、销量小,蒙城县庄周办事处马店蔬菜基地万余吨大白菜滞留田间,村民面对丰收的大白菜忧心忡忡。本报记者通过宣传报道、多方联系,帮菜农们解了燃眉之急,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走基层,不仅要发现线索采写新闻,更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走基层”走得更扎实、更有效。 记者 李锦文

“回乡”: 艰辛归程 我们作证

2012年年初,本报派出五路记者,分别奔赴上海、昆山、青岛、常熟、廊坊五地,与亳州的农民工一道踏上归途,体验他们艰辛而又温暖的回乡路。

在采访的过程中,五路记者分别遇到了不同的困难与障碍。有的采访对象因拖欠工资延迟了回家,有的因天气原因被困在了路上,还有的因未能提前购买车票只能挤在超载的客车上……尽管充满了艰辛,但艰辛并不能阻挡回乡的脚步,因为家中有父母的牵挂,有妻儿的期盼。

这组报道中,五路记者采访到的对象也分别代表着农民工队伍里的五种群体。第一篇报道中来自谯城区谯东镇张竹园村今年22岁的张振周,14岁就到常熟打工,打工的生活不仅磨砺了他的性格,还让他在他乡收获了爱情;在江苏昆山打工多年,来自涡阳县丹城镇的相昌杰夫妇,提前请假回老家,就为了早早地见到老母亲和孩子们;谯城区华佗镇的郭红建,在外奋斗了一年后,终于回到老家,虽然时间久了点、路途堵了点,但他渴望与家人团聚的心没有休眠;在青岛打工的董贵修,差点被拖欠工资绊住了回家的脚步,但打工的日子其实也有幸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通过勤劳的双手让一家人过得越来越好;最坎坷的莫过于“海上愚公”老赫,因工作天气原因,使得他回家的日期一再推迟,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温馨的家中。

不知从何时开始,春节、春运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注定让在外务工的父老乡亲在承受念家之痛时又要加上劳顿之苦。在无数次朝向与背离家乡的跋涉中,体味着与家之间牵扯的离别之痛。但这种痛苦同时又是快乐的,在外打拼了一年后,他们终于能够回到自己那望眼欲穿的故土,虽然煎熬写在脸上,但是重逢的甜蜜藏在了心底。 记者 刘心珠

新闻推荐

网友论坛留言 市长批示督办 《市民论坛摘报》《每日信息快报》市领导批示件办理情况综述

编者按:近期一些市民通过市民论坛等途径进行投诉,市政府信息办将市民反映的问题编辑成《市民论坛摘报》、《每日信息快报》,在《市民论坛摘报》、《每日信息快报》上,市长对...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与爱同行 汇聚正能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