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蒙城新闻 > 正文

旱情“叫板”亳州市小农水建设 □记者 汝平

来源:亳州新报 2013-07-19 16:41   https://www.yybnet.net/

“小农水”被称为田地的“毛细血管”,它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能够增强农业的抗旱能力。近日的旱情让亳州市的“小农水”建设面临严峻考验,无井无水灌溉成为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

昨日的一场大雨缓解了亳州市的旱情,但上两周市长热线办公室接到许多群众反映的抗旱无井问题值得深思。因前一阶段亳州市持续高温无雨,种植的农作物、药材旱情严重,而田里缺乏灌溉的机井,还有许多机井根本抽不出水来,抗旱无井问题成了许多群众的焦心事。

农田机井属于“小农水”建设中的一项,“小农水”是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那么,亳州市“小农水”建设情况如何? “小农水”应该如何建、管、护?怎样解决群众缺井少水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单位和个人。

缺井少水成投诉热点

“小农水”被称为田地的“毛细血管”,它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能够增强农业的抗旱能力。但由于“小农水”工程线长、面广、点多等原因,每逢旱涝,便会成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

前一阶段,亳州市天气持续高温,雨量稀少,河沟干枯,田地干旱,许多群众向市长热线办公室反映农作物灌溉困难,田里缺井少水,这些问题并连续两周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7月8日至14日群众投诉为例:谯城区张店乡岳楼村李楼自然村没有机井;张店乡张各村潘阁自然村沟里没有水,井里水抽不出来,旱情严重;古城镇后杨村贾庄没有机井喷灌机、水泵;双沟镇王各村赵楼自然村没有井抗旱,问能不能打井;涡阳县涡南镇杨桥村后杨桥西地,机井坑已经挖好8个月,一直没有打好井,400亩田地无法浇灌;涡阳县牌坊镇城楼村小庙庄,可耕地上打的井不能用,没有水;双沟镇王庙村孙小寨自然村农田基本建设打的058号井没有修好,不能用;利辛县永兴镇徐寨村后周自然村整个村都没有井。

亳州市到底有多少眼机井呢?灌溉能力如何?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亳州市现有机井6.09万眼,每眼机井控制灌溉面积100亩以上,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每眼机井控制灌溉面积60-80亩的要求。况且,现有机井中有30%的机井是七十年代建设的,有的已经报废或接近报废。近几年建设的机井由于单井控制面积大,造成水量过度开采,影响了机井使用寿命。

机井建设只是“小农水”建设的项目之一,那么亳州市“小农水”建设整体情况如何呢?

多措助“小农水”建管护

近年来,亳州市积极强化措施,加强“小农水”建设,基本解决了“小农水”建、管、护问题。

虽然政府财力有限,但亳州市每年仍然整合大量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近几年,亳州市各县区新建了涵闸坝等小型水利工程50余处,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推行“民办公助”的方式,采取“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财政给予一定补助的办法实施。

为强化“小农水”管护,亳州市不断推进已建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除骨干工程、跨乡镇工程仍由县乡水利部门管理外,将工程规模较大、受益群众较多的工程,明确为农村集体、农民合作组织所有。对受益户较少或工程比较分散的,明确为联户或农户所有,由农民自主管理。同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重点培育新型管理服务组织,推进种粮大户、用水协会、抗旱服务队管理等方式。

在落实管护经费方面,市县财政建立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基金,按每乡镇每年10万元标准补贴。各县区财政对村级水管员每人每年补贴2000-2400元。亳州市各地还积极探索从项目上解决服务管理组织设备配置等问题,涡阳县水务局依托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试点将配置的灌溉机械40部、机井56眼以协议的形式交涡阳县禾润种植专业合社统一管理;谯城区十八里镇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购买抗旱机械124台套,无偿交给服务队使用,并每年财政补贴30万元用于机械维修、更新。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谯城区制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办法》,规定在管护范围内的沟渠、桥涵遭人为破坏的,对管护人员予以罚款,并负责修复。机井因人为填筑不能正常使用的,对管护人员罚款1000元并承担清洗费用。流动机械设备丢失的,按原价200%罚款等。对管护成绩突出,所管护设备和工程运行良好的,给予适当的精神、物质奖励。

谯城区只是亳州市严格“小农水”管护奖惩措施的一个缩影。亳州市针对不同管护组织和服务形式,明确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职责、管护范围、管护内容、运营权利和违约责任,严格落实奖惩。

建设资金是最大障碍

市长热线中群众投诉的缺井少水问题,固然跟近期天气过于干旱有关,但也反映出亳州市“小农水”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小农水\’建设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筹措问题。”市水务局农水科科长王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但主要用于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设,“小农水”量多规模小,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较少,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政府拿钱、农民种田”的模式目前还很难真正实现。而由于一家一户分散式农业生产,部分农民认为“小农水”建设是政府的事,不愿出钱。

另外,“小农水”建设涉及水务、农业、财政等多个部门,仅有的一些“小农水”项目资金被分散到各个部门后,不同部门各自支配自己的项目资金,缺乏统筹调配,致使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益。

关于资金筹措问题,王锋建议,各部门要通力协作,整合各方资金捆绑集中使用。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各县区财政投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0%,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小农水”建设。农业、林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部门的涉农资金大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致的,应捆绑使用,发挥整体效益。“‘小农水\’建设还要建立一种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民办公助,灵活多样的‘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王锋说,可组织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参与,做到群众多投多补、不投不补。

“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按市场经济方式运作搞活农村水利。对已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可进行‘租赁、拍卖、承包、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等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给工程维修和运转注入新的活力。”王锋建议。

三年实现机井全覆盖

王锋表示,从以往经验来看,“民办公助”的“小农水”建设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去年财政部、水利部出台了《中央财政支持“民办公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试行)》,今年,安徽省也将出台《安徽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民办公助”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安徽省还在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民办公助”试点建设工作。这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试点工程项目的启动对各地“民办公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是一个极大地推动。

针对群众在市长热线中反映的缺井少水问题,王锋表示,亳州市大部分耕地属于井灌区,目前正在实施井灌区“三年机井全覆盖”行动计划,按每眼机井覆盖60亩耕地的标准,将新打机井38159眼,恢复老井16456眼。将按照总体要求,做好机井建设规划,下大力气全面开展机井建设。将采取以村为单位,整村推进,全面满足单井控制要求,做到完成一个村销号一个村。

“小农水”管护的下一站,市水务局将选取谯城区古井镇用水户协会、涡阳县禾润种植专业合作社两个单位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单位为市级试点,并分别选取涡阳县高炉镇抗旱服务队、利辛县蒋圩用水协会、蒙城县塘路沟灌区用水协会、谯城区张店乡年丰用水户协会等12家单位作为县级管护模式试点,逐步建立“权责一致、利益协调、管理规范、运行稳定”的“小农水”管护新机制,确保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新闻推荐

工商户用气 价格有调整

本报讯  7月22日,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8月1日起亳州市工商用户天然气价格将进行调整,其中市区范围提高0.2元,涡阳降低0.2元,其他地区价格不变。   ...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旱情“叫板”亳州市小农水建设 □记者 汝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