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城乡清洁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后,五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真抓实干,掀起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热潮。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五马镇清洁工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村民打造出了洁净美的生活环境。
示范新村宜居宜业
白色主打,枣红墨蓝相间勾勒出的一座座小洋房,顿时让吴小阁新村增色不少,再加上大面积的绿化,整洁的路面,整个新村像是建在公园里一样。
往里走,有一片宽广的水泥空地,篮球架、乒乓球桌等设施已经呈现其中,体育设施也即将安装。紧邻广场的是一个休闲小公园,小桥流水、假山喷泉、亭阁长廊,不太大的面积里,因合理的规划,处处诗情画意。这里就是吴小阁新村里的农民文化休闲广场,一个宜居宜业小区的重要构成部分。未来的吴小阁新村绝对能成为乡镇示范村,成为村民宜居宜业的理想居所。
据该村书记介绍,吴小阁新村共590户,占地994亩,仅绿化一项的投入就70余万元。新村里还建设有垃圾中转站,并配备有12名环卫工人。为了使新村环境卫生有一个全新的提升,吴小阁村对每名环卫工人都进行了岗前培训,并划分工作区域,明确每人的工作职责。
吴小阁新村的建设是五马镇抓好示范、典型引路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推动清洁工程深入开展,五马镇党委、政府首先抓好了三个集镇和三条主干道的治理,然后以点带面,层层铺开,并多次在吴小阁村、杨楼村召开现场会,参观学习典型经验,要求各村对照标准找差距,按照典型抓示范。
文明标语无处不在
五马镇刘洼村一处坑塘,河水清碧,河岸绿荫环绕,一排排垂柳在水中映出婀娜的身姿,将村落衬托得宛若江南小镇般清新雅致。
放眼望去,绿荫中露出一朵朵红花,开在坑塘周围的农家围墙上,走近一看,原来那些“红花”都是喷印在墙壁上的红色字,内容全是有关农村清洁工程的宣传语,如“你我多一份自觉 村庄多一份清洁”、“管住脏乱差 留下真善美”、“家家讲卫生 户户比清洁”等等,在全村营造出了讲清洁、比文明的浓厚氛围。
当地村干部介绍,五马镇几乎所有的村子里都能看到类似的宣传语,可谓温馨提示,无处不在,其目的就是让村民们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清洁工程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与保洁意识。
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过程中,五马镇始终把宣传工作作为城乡清洁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精心组织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悬挂标语横幅、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城乡清洁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把全镇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集中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上来,推动了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持续开展。
十个“一律”留下整洁
白色是五马镇各个村长久保持的主色调,在杨楼村,新布放的垃圾桶各自待岗值守,水泥路几乎通到了每家每户门前,真正实现了“村村通”。通过旧村改造、旧房出新的治理,也让杨楼村换上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白装。
311国道、五马集镇,一切显得是那样的整洁有序,路面宽阔,白色垃圾袋飞舞的场景彻底不见,广告牌统一悬挂,私搭乱建的简易棚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以往的脏乱差不见了,留下的全部都是整洁,这与十个“一律”清洁工程治理思路息息相关,同时,这也是五马镇清洁工程明确提出的任务所在。
五马镇严格将十个“一律”落实到位,要求做到所有村镇一律建市容环境卫生承包网,镇干部承包到行政村,村干部承包到自然村;镇、村一律配齐环卫工人并配备环卫设施;所有坑塘沟河的漂浮物、垃圾杂物一律打捞干净;所有国省县道两旁的垃圾、杂物、柴垛、建材一律清理干净,集中规范存放;所有集镇街巷垃圾、杂物、柴垛、建材一律清理干净并规范存放;所有村庄内外、房前屋后垃圾一律清理干净,杂物、柴垛、建材集中规范存放;所有乡镇一律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转运到市垃圾处理厂处理,并逐步取消垃圾填埋;所有违章搭建一律拆除;所有集镇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一律取缔;一律严禁国道、省道、县道骑路逢集。
强化督查严格奖惩
措施再好,需要制度做保障,更需要明确的奖罚机制来长久维续,五马镇在强化督查、严格奖惩方面,有着完善的制度建设。
五马镇由镇专门成立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进行督查,在督查中发现问题的,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镇政府每三天一调度、每周一评比,对评出前三名的村,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500元,并分别奖励镇包村干部500元、300元、200元,而最后一名的村将受到1000元的处罚,处罚镇包村干部500元。对连续两次评比最后一名的村,处罚2000元并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三次评比最后一名的村,罚款3000元,并对村书记进行免职,取消该村全体干部绩效工资。
另外,为充分调动各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清理各村垃圾,镇政府要求各村上报现有的垃圾堆和乱堆乱放杂物的数量,在一定期限内每减少一堆垃圾奖励村20元,每剩余一堆罚村20元。成立八个督查组对各村垃圾堆和乱堆乱放杂物清理情况进行清点,根据清点情况及时兑现奖惩资金。对在督查中开展好的单位进行以奖代补,对落实较差的单位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组织处理。
四大重点初见成效
找准重点,狠抓措施落实,目前,五马镇在以下四个重点方面的落实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突出“一个核心”。即以治理、清理、处理农村垃圾为核心,全镇共进行专项整治行动126次,出动人员31600人次,出动机械719台,清理垃圾3585处、539吨,清理河道6120米,拆除违章建筑103处,规范经营、取缔店外经营167户,清理村庄156个,规范柴草6770处,规范建筑材料269处。
建立“两个机制”。一是“户集中、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二是保洁人员齐备、环卫设施完善、工作经费有保障,考核奖惩严格、领导有力的长效工作机制。目前,全镇共配备保洁人员96名,实行网格化管理,配备106辆垃圾收集车、1630个垃圾桶、10个高标准垃圾箱,投入95万元专项经费,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
建立健全“四个支撑点”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保洁队伍,每个自然村都配备有保洁员,每个行政村都配备村级垃圾清运员。二是配备环卫设施设备,每个自然村都建设垃圾房,镇政府建有垃圾中转站,每个行政村配备垃圾运输车,镇政府配套垃圾压缩转运车。三是保障经费投入,镇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作为经费保障,各村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向农户筹集资金。四是加强考核奖惩,赏罚分明,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出“六无”考评标准,即“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漂浮物垃圾、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公共场所垃圾”,要求各村各部门严格按照“六无”的标准进行环境整治,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优美清洁的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幸福家园的必然要求,五马镇党委、政府将集全镇之力,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城乡清洁工程的各项要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进一步推动城乡清洁工程深入持续开展,努力将五马镇打造成一个清洁卫生、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幸福家园。玉岩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5日上午,在蒙城县小涧镇流浪多日的河南籍精神病患者张春洪,终于在家人的陪同下离开蒙城,踏上了回家的路。张春洪,40岁左右,家住河南省...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